而剩下的還在城外搭帳篷的流民們,見著這一幕幕,幹活勁頭不由得更足了。
只盼著趕緊做滿三個月的工贖得自由身,然後就可以開始拿工錢攢錢了。
一家三個勞動力的話,一天掙到一百二十文,攢個一半六十文不在話下。
一個月就能攢將近二兩,只要攢五個月就能湊夠買房子的錢。
到時候第三批應該能建出來了吧,大家不禁翹首以盼起來。
因為縣衙可是承諾了,開春了就馬上開建第三批。
這第三批還是挨著前兩批的位置,把那一片剩下的五佰畝,計劃全部拿來建廉房。
所以這第三批,可是規劃得整整兩千座t,一座住一家六口的話,可就能繼續容納一萬多人了。
陶秋菊的手筆大得很,畢竟她的目標,可是要實現所有人都住有所居。
而南城門這邊的第二批四合院,等開春了她也會同步修建起來。
她倒是不想直接賣地皮,賣給別人建的話,總是對質量不放心。
索性她手上的勞動力足夠多,就都自己這邊操心建好了賣房。
有了這些打算,哪怕到了深冬,這全城的施工都沒有停。
現在不好挖地基,那就做地面上的清理。
得把所有人都調動起來,才能實現以工代賑的目的。
轉眼,時間就到了年底除夕,全城再次放假一天。
隨著又來了好多批流民,全城的人數愈發多了,這一天過節的氣氛,要比冬至的時候還熱鬧。
南城集市,已經往東邊又擴大了一倍的面積。
店鋪和攤位多了一倍,但還是被擠得水洩不通。
好不容易得了閑的金陵城人,可謂是傾巢出動,肩上扛著小的,手上牽著大的,樂呵呵的出門上街去轉悠。
各種小攤子前面,圍滿了人。
尤其賣麻糖、糖葫蘆、麻花、酥糖等甜嘴小東西的攤子,更是熱鬧無比,被大大小小的孩子團團圍住。
過年嘛,小孩子肯定是最開心的。
不僅家裡大人有閑陪自己,更是大人們往往都要比平常更捨得幾分。
如此熱鬧,以至於城外的港口船來船往沒有停歇。
全是外地聽了訊息過來做生意的,拉著一船一船的東西,過來這邊搞展銷。
在陶秋菊的影響下,小徐縣令如今對商業可以說非常重視。
對於所來的攤販,一律非常歡迎。
只收了固定一次的攤位費,其餘的便再沒有什麼道路費、入城費等等雜項。
另外又把城內治安維護得特別好,以至於來這裡做生意的大小商人,都贊不絕口。
口口相傳之下,越來越多商人往金陵這邊湧來。
而金陵城的東西,也賣出去不少。
最大頭的,自然要數湯小米那邊的藥丸。
感冒靈總算是在揚州那邊開啟市場了,感謝章大明等人跑斷腿說破嘴。
當初滿滿的庫存,都已經送了好幾船去揚州那邊去了,換回來的則是白花花的銀錢。
而章家族人,眼見此情況,又分頭去了別的州郡開拓市場去了。
大有一千萬袋都不是問題的姿態,只讓湯小米全力生産。
另外就是六味地黃丸,也是聲名鵲起。
章家換回來的藥材,又再次投入生産之中。
生産出來的六味地黃丸,又換回來更多的藥材原料,然後又生産出來更多六味地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