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於現在湯小米的制藥工坊,已經分了兩處,一處專門生産感冒靈,另一處專門生産六味地黃丸。
而裡面的女工人數,已經有一百二增長到了二百人。
這二百人的工錢,每五日結算一次。
她們拿到錢,就能去買糧買東西,這些錢又再次流入市場。
如此,整個金陵城的市場經濟,正在逐漸被盤活。
而湯大強那邊的水泥工坊,終於是兩個巨型的水力磨坊都建好了。
水泥生産的必要工序,即“兩磨”,都可以透過水力磨坊來完成了。
而另外兩道必要工序,即“兩燒”,則是在邊上建了巨大的高爐。
整個水泥工坊,已經可以運轉起來了。
每日的生産量,已經頗為喜人了。
只是現在除了金陵,其餘各州郡的施工都停了下來。
所以新生産出來的這些水泥粉,都只是用麻袋裝好,等開春了再往外面賣。
隨著越來越多大小商人來金陵城,他們見識過水泥地面的神奇,對水泥這物可是好奇不已。
相信在他們的大力推廣下,明年將能又有一船一船的水泥拉出去,成為金陵城的另外一個拳頭産品。
那處吸納的勞動力更是多,因為水泥生産更是個勞動力密集型行業。
兩個磨坊全部運轉起來的話,得整整兩千人才能配合。
可見現在湯大強並不是小打小鬧,而是真正的大陣仗。
至於其它産業,比如養鴨子,以及芋頭工坊,都還在籌備之中。
小清涼山下,湯氏族人已經清理出來好大一片沼澤。
鴨棚都搭建好了,沼澤四周也都圍好了,只等天氣暖和後就可以引入鴨苗了。
而獅子山那邊,更是清理出大大小小若幹個沼澤,準備全部種了野芋頭。
除了這些之外,城內百姓自發搞起來的營生,也是無數。
各種店鋪,紛紛冒了出來,大碗飯、大碗茶簡直是走幾步就能有一家。
在掙錢的激勵下,所有人都絞盡腦汁琢磨經營方法和菜譜,竟然搞出很多讓湯小米都不由得眼前一亮的做法。
不得不說,人的能力是無窮無盡的。
關鍵在於有好的環境和好的制度,讓所有人能夠各展所長。
能做到這一點的,顯然就是一個好時代了。
而就在這種熱鬧氛圍中,整個除夕很快就過去了。
除夕一過,天氣就一日一日暖和了起來。
城外港口越來越繁華,北邊雖然更加亂了,但是做生意的,還依然在頻繁往那邊去送貨物。
趁亂發戰爭財的不少,其中很多都要在金陵補給,新修的港口可是發揮了大作用,給金陵城帶來了眾多的生意。
以至於城內的經濟,沒有因為節日的過去而冷淡下來,反而越來越熱鬧了。
距離徐溫過來的日子越來越近,陶秋菊加緊做著這一階段的收尾工作,同時不斷打磨自己手中的下一步建設方案。
她心目中修好的金陵城,絕不僅僅在於基礎設施。
而是在基礎設施之上,還需要搭建一系列的公共服務體系。
她想要有一天,至少在金陵城,能夠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而要實現這些,還有非常遠的路要走,她需要繼續爭取徐溫的支援和放權。
這些都要基於徐溫對上一階段建設和經營成果滿意的基礎上,所以她加緊準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