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緯唾面自乾:“我的小姑奶奶,廟裡供的是龍女,保佑母子平安、出入平安。”
“那拜拜,得讓嬌嬌也來。”李四娘沒心沒肺的拉著焦嫮邊走邊咬耳,“去求求龍女吧,跟我做個伴。”
林殆庶以下的興化軍來迎大生好感,輕鬆許多,踏實許多,發自內心的簇擁劉緯一行人拜龍女廟。
湄洲嶼所供龍女是當世巫醫林默,樂於助人,熟習水性,能辯天文氣象,逝於雍熙四年,即後世媽祖,是中國最為成功的民間信仰。
草創之初的龍女廟是出海、回舶的許願、還願之所,簡潔、簡陋,但有供人規避風雨之處。
劉緯攜家眷畢恭畢敬的上了三炷香,添了十兩銀的香油錢,並對林殆感慨:“我這一生拜過不少神佛,添香油錢是第一次。”
林殆庶以為劉緯是在拉攏莆田士紳,滿頭大汗道:“太過寒酸,下官會發動信眾修繕。”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緯頗有深意的敲打,“大中祥符二年,泉州起了座胡寺,名聖友,林知軍可曾去過?為什麼不能是聖女寺?”
林殆庶暫時猜不透劉緯用意,實話實話,“下官曾經路過,不曾入內。”
劉緯又問:“龍女家人在莆田?”
林殆庶很明顯的一錯愕,斟酌道:“請劉學士蒞臨,是因為興化父老有不情之請,放罪書的範圍能否擴大?”
劉緯神情不改:“東丹?契丹?還是兩者皆有?”
林殆庶模稜兩可:“與北地貿易多是賒欠,陳洪進獻《納地表》之前並未禁止與北地貿易,想停也停不下來。”
劉緯道:“北地不能和高麗比,僅是放罪書不足以懲前毖後。”
林殆庶乾脆利落:“提心吊膽一輩子,誰不想上岸?請學士賜教。”
劉緯道:“一年一趟,太閒,容易生事,給他們找個營生,泉州市舶司今後四年財賦遞解由他們擔當,今年先從泉州到海州,明年再走淮南漕運。”
……
七月十日,三大兩小五艘海船由莆田港北上,重達六十噸的二十萬緡銅錢只是捎帶。
是夜,劉緯書就奏疏一封,準備拿林仁福等泉州海商開刀。
“福州、泉州、漳州、興化軍瀕濱海之民往往自行造船,便於興販牟利,以族、鄉、姻親黨之,呼嘯外海,稱雄一時,並私朝高麗、東丹。
禁之,其入江海為盜,荼毒客船、舶客。
不禁,其取國家之利,而不盡子民之責。
沿海巡檢非但不能治,反而阿附行事。
何故?皆為利之所趨也。
海利之厚,可由偽閩王延曦因設市舶司遭弒一事管窺。
其利、其長均能以國計替之。
和其船,經沿海直達海州、滄州,一年可發兩運,無轉運之費,由沿途百姓自市之井供其用度。
此利於國計而言,誠非小補,二十年之內,定是國入十之二三。
為防朱文進、林仁翰倒行逆施之舉重演,請陛下許臣便於行事。
不為平叛,民無反心,但使其明白,國家可撫之、寬之,亦可剿之、絕之……”
喜歡天禧盛世請大家收藏:()天禧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