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祥符元年,六月十八日。
馬翰上治安疏,請以皇城司第三指揮領銜繳巡京畿,確保在安靜祥和的氛圍中度過封禪大典。
史稱“祥符除惡”。
僅第一日就抓獲賊盜、惡霸、不法豪奴一千七百餘人,當場格殺三人。
次日,《皇宋日報》再出特刊,勸賊自首、從輕發落,勸民舉告、查實有獎。
又十日,共抓獲賊盜、惡霸、不法豪奴共三千二百餘人。
京師為之一清,但也有持異議家屬不斷赴登聞鼓院鳴冤。
趙恆遂命張崇貴申飭、督導,不得誤捕良善。
張崇貴召來馬翰告誡:“逮至清世,不可矯枉過正。”
馬翰冷冷回應:“尸位素餐。”
張崇貴兩眼一眯,殺氣騰騰道:“你說什麼?”
“尸位素餐!”馬翰的咆哮聲洞徹皇城司內外,“京畿重地,容不得你張崇貴重蹈鄜延路覆轍,不做不錯?做多錯多?我馬翰不屑為之!是非對錯,七十萬父老自有公論!”
“你……你……”張崇貴語無倫次。
“下官公務繁忙,就不耽誤都知品茶了。”馬翰揚長而去,直奔開封府。
知開封府事李浚正為五千囚犯頭痛,眼看封禪在即,卻是獄滿為患,獻什麼祥瑞都沒說服力,兩次三番放低身段請馬翰協商。
馬翰不敢和李浚坐論曲直,找上開封府當值推官、判官談條件。
新設“義工”為折杖之役,街頭巷尾值掃三十日至百日不等,並攜“義工”號服樣板供開封府批次縫製,白服黑標,一衣一號。
傷人、強盜流陝西緣邊服役。
致人死、強盜累犯、且有家室者流西域。
餘者皆從國法,或刺配,或絞,或斬。
李浚再三思量,還是應了,他知道馬翰要的是故事,而非特例,於是上疏留檔。
馬翰則連上兩疏。
先以“都門之外,民居頗多,赤縣縣尉主事力有不逮”為由,請設都外八廂,並置廂吏、所由等職,歸開封府管轄。
後以“過稅、住稅皆揭於版,置官署屋壁、城門渡口”為由,請令京師各大行會將規費榜於行會之外,便於貧苦張目。
百官腹誹不已。
天子家奴罷了,還打算試進士不成?
是夜。
馬翰匯同開封府左軍巡院搜船工行、腳伕行,當場格殺行首豢養潑皮、惡少四人,又於次日凌晨鎖欺行霸市的大屠、菜首十一人。
坊間無不拍手稱快,還繪聲繪色的指出下一個整頓物件:不法權貴。
馬翰也在各種場合表示,不能讓弟兄們流汗又流淚,該有的分潤一錢也不會少。
於是,京師衙內、惡少紛紛回鄉祭掃,彈劾馬翰失當、嚴酷的奏疏也接二連三的放在了趙恆案頭。
馬翰一點也沒放在心上,握有實權的百官要麼在泰山境內,要麼在京師忙活封禪事宜,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自討沒趣。每當風聞彈劾來臨,他總以顯擺卻之:“古人誠不相欺,公道自在人心,宅內宅外雞子如山,受點委屈,某也認了。”
《皇宋晨報》則將馬翰宅外貧苦所贈雞子一夜化作雞鳴、視為盛世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