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平六年,冬十二月。
皇太后李氏久病不愈。
趙恆遂以德音祈福,死罪降一等,流以下釋之,除諸路鹹平元年以來所欠賦稅,並親閱逋負名籍,共釋繫囚四千六百餘人,蠲物八萬三千。
是夜,雷暴震。
司天監佔得:國家佈德,未及黎庶。
趙恆遂以河北、關西戍兵未息、民甚勞苦和三司、轉運使賦斂益繁,為雷警之緣由,詔取民弊,大者減省,小者蠲免。
於是肆赦,改元景德。
正旦大朝當日,回京侍疾的李繼隆攜妻女、子侄再赴萬安宮探望,一絲不詳在深宮徘徊不去,翰林醫官院、太醫局束手無策。
有感於此,趙恆再詔重賞求天下名醫,並在當夜御內東門幄殿,親自過問尚藥院、御藥局奉藥一事。
兩司幾無過錯,但觀其行事方式卻又只是以不罪為宗旨,而不是藥到病除。
趙恆遂問:“劉緯所獻藥引,可見成效?”
勾管御藥局的內侍立刻精神百倍:“回陛下,經半年驗證,那藥引不僅對症大多數風寒,於體虛、內外瘡、潰瘍等症也是立竿見影,且無需購置藥材,僅需器皿培育即可,似乎還能用於鎮靜外傷……”
趙恆就是一喜:“能否奉為太后用藥?”
御藥局內侍又是一頭冷汗:“回陛下,藥引不太穩定,用藥多少……無法衡量。培育藥引的方式完全一致,藥效卻又不同,也可能是因人而異。少數人會出現眼花、頭暈、嘔吐、腹瀉、噁心、丘疹等症狀,除此之外,並無大礙,但也不排除會像劉緯那樣人事不省……”
趙恆扭頭看著尚藥院一干人等道:“你們說說。”
尚藥院主事道:“回陛下,此藥神效,且得來簡單,難在藥引的培育。尚藥院這半年,新的藥引二十餘種,均不及劉緯所獻藥引有效。臣以為,應擇各個年齡段童子試藥,以備宮中參考。”
“不可!”趙恆斥道,“誰家無子女,如此行事,尚藥院豈不是禁中魔窟?”
尚藥院主事連忙告罪:“奴婢該死……”
趙恆斂去怒氣:“藥童回宮,劉緯沒有交代什麼?”
尚藥院主事又道:“劉緯特地交待藥童,服用此藥前後必須禁酒,現階段藥引差強人意,肯定還能培育出藥效更好的,之後再透過大範圍試用確定藥量,最少需要三千病例,可尚藥院和御藥局這半年僅錄得用藥病人五百。”
御藥院內侍拾遺補闕:“啟稟陛下,藥引培育同酒麴製作幾乎如出一轍,若是法酒庫、都麴院協助培育,定能事半功倍。”
趙恆不置可否:“沒再去問問?”
御藥院內侍叫屈:“回陛下,奴婢跑了不下十次,但劉緯一直未歸,聽說已在洛陽置宅,準備長住。”
……
正月初六,拜相半年、被宮中胥吏雜役戲稱為“點頭相公”的宋太初上疏言事,請在中書吏、戶、禮、兵、刑、工房之外,另設都管房。
凡無例無律可循、無故事可依、諸房推諉不協之人事,限都管房一日之內納入,小事三日之內具陳,大事五日之內具陳,以全國是。
趙恆意動,召宋太初詳詢,最後問了句:“劉卿痊癒否?學業可曾耽誤?”
宋太初隨即去信。
因馬翰所作所為,劉緯早已膽寒,遂以凌訊為由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