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恆連行集英、長春、大慶三場朝禮,再赴崇政殿受賀之前,需稍事休息,更衣用膳。
太后李氏、皇后郭氏召來公主、親王妃閒話家長,並允其年幼子女隨行。
慣例,內外命婦均需朝賀新春,不在入宮之列或是在外,則需奉表稱賀。
內命婦即天子妃嬪、在室公主及宮中女官。
外命婦即下嫁公主、皇親國戚妻女、有誥命在身的朝官妻母。
下嫁公主又屬在外內命婦,多多少少能受些優待。
內東門和會通門之間的橫道聯絡深宮內外,今日橫道左右廊廡下設了幕次,供外嫁公主及其年幼子女抵禦寒風。
一陣匆匆腳步,引來人人側目。
本以為搶先一步必定非同凡響,卻只是一半大童子映入眼簾,目不斜視的埋頭穿堂而過,腳下彷彿生風。
誰家兒郎?
不對!
黑冠、朱衣、青帶、碧褶、白褲、烏靴。
分明是朝服,即便承蔭、賜等,這般年紀也進不了大慶殿。
“鹹平五年童子科進士。”
“這就是那位童子科狀元?”
“男生女相,大富大貴。”
幾位公主早就過了矜持年紀,難得聚在一起對男人評頭論足,小是小了點,肯定比沒有強。
劉緯緊盯腳前第三口青磚,走的飛快,逼得導引內侍小跑起來。
一路傳宣,直奔崇政殿後殿。
內侍通稟,允見。
禮官遂唱:“拜!”
劉緯入殿急趨,先拜後舞,三聲“拜”訖,伏地致詞:“元正令節,不勝大慶,微臣謹上皇太后殿下、皇后殿下千萬歲壽。”
一道並不蒼老的女聲回應:“劉卿平身,且上前幾步,讓老身看看我大宋祥瑞,是何等風采?”
劉緯的兩小碎步微乎其微,小臉仍舊六十度深垂:“皇太后殿下厚愛,微臣愧不敢當。”
李氏並不勉強:“卿比文武百官多出三拜,又值正旦大慶,老身不能沒有賞賜,可有想要?”
劉緯的奉承話張口就來:“微臣只求皇太后殿下、皇后殿下福壽安康,踐祚萬年。”
殿內頓時一陣輕笑,有婦人也有孩童。本就為便殿,又是天家骨肉拉家常,規矩也就隨人。
李氏好不容易才保持莊重:“卿身體單薄,殿外風霜可還受得?”
劉緯揮灑自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累皇太后殿下掛懷,微臣受之有愧。”
李氏微微頷首,視線左移:“我兒以為如何?”
皇后郭氏附和道:“娘娘、陛下獨具慧眼,乃國朝之幸。”
李氏見郭氏並無問宣之意,便又道:“方才大慶殿賜宴,卿可有佳作再出?”
劉緯聞弦知雅意:“微臣惶恐,方才不勝酒力,不知可有榮幸為皇太后殿下獻詩一首?”
李氏終於失笑:“卿年紀輕輕,卻善解人意。”
劉緯佯裝淳樸:“謝皇太后殿下誡勉,微臣再接再厲。”
又是一殿腹誹,不外乎弄臣、佞臣之類……漸漸忽略來人年齡。
劉緯毫無心理負擔,童子舉本就屬恩科,天家不喜,何以施恩?
內侍飛快置案於劉緯跟前,並鋪上紙墨。
劉緯深深一揖,就要席地而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