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緯沉默許久,起身深深一揖,“兄長肺腑之言,緯受益無窮。”
“國朝祥瑞就要有國朝祥瑞的樣子。”石保興穩穩當當的受了一禮,又道,“莫要學那邵煥曇花一現,多和王世隆這樣的浪蕩子碰一碰,即便吃點小虧、受些掛落,誰又敢忽視?聲名在外,自有人來事。
就拿今日來說,謙恭行事無錯,禮待樂工也無錯,予取予求卻是不對。”
劉緯面紅耳赤道:“緯幼,有心無力。”
“哈哈哈……”石保興笑若洪鐘,上氣不接下氣道,“誰……誰要你動手動腳?供職於宮內的教坊在籍樂工……不能胡來。”
劉緯以袖遮面再揖:“請兄長賜教。”
石保興解釋道:“這些小唱並不是一般人,教坊外放其至正店獻藝,最少五十貫,上百貫也不稀奇,憑什麼?不僅僅是吹拉彈唱樣樣上佳,還能校曲正詞。”
劉緯汗顏:“兄長又破費了。”
“沒花錢,她們也不是因為這張老臉來的。”石保興幽幽一嘆,“廢良賤籍制,好大的手筆,可憐人更知感恩。”
劉緯連忙撇清:“是呂相公整日為此操勞,緯不敢攬此功德。”
“她們比誰都清楚箇中關鍵。”石保興再嘆,“呂相為何能三入中樞?不外乎盡忠職守、平平穩穩、規規矩矩,到老顛覆卻又為何?”
“說易行難,白紙畫餅不能與腳踏實地相提並論。”劉緯仍然不受。原本的歷史軌跡上,廢良賤籍制實出於劉娥之手,“天聖令”之後,良賤便可通婚。
“她們是來應聘的,為兄說你初至京師,無人佐詞、無人校正律呂。”石保興見劉緯一臉懵懂,又問,“不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緯知道一點,很有限。
五代以後,百廢俱興。
禮樂也是如此,再加上北宋時期禮樂主管部門頻繁更迭,導致記載不詳,太多值得探究的地方。
樂分雅樂和燕樂。
雅樂用於祭祀等大典、大朝。
燕樂主要用於賜宴、觀燈、賞花、習射、觀稼等場景,娛樂宮廷貴人也是主要職能之一。
太常禮院掌雅樂。
宣徽院所屬教坊掌燕樂,下轄大麴、法曲、龜茲、鼓笛四部。
另有鼓吹院、雲韶、鈞容直、東西班等輔助部門。
樂工各專,種類繁多。
擅器、擅唱、擅詞、擅制者皆為當時翹楚,集大成者,甚至能主導律呂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除此之外,樂工還深度介入士大夫生活。
詞的盛行,離不開曲的唱和。
曲先於詞誕生,憑藉旋律、節奏造句,這才有奉旨填詞一說。
每每舊曲修訂、新曲誕生,當事樂工總會傾向於與心儀詞人合作,或官方指派,或私下溝通。
讀書人多如牛毛,擅曲、擅制樂工鳳毛麟角。
詞人若無樂工配合,韻、律、制便會失調,自然談不上傳唱。
所以,富貴人家大多聘有樂工,供己、供客填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