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曲的傳唱也離不開詞的助力,寒酸才子、落魄文人總會同幾個樂工好友相得益彰。
詞曲盛行,自然雙贏。
總得來說,出口成詞基本不存在。
今日這般倒行逆施之舉,絕無僅有,少之又少。
想到這裡,劉緯也就明白了石保興的用心,事有反常,過異則妖,隨流方安。
石保興以為刺到劉緯痛處,安慰道:“秦方不是說了嗎?只要詞佳、情真,律呂有所偏差,音韻有所不協,也無不可。
劉緯回過神,“兄長所言極是,確實應該禮聘樂工數人,還得從禮院請一禮生知客。”
“如此甚好。”石保興見劉緯聽勸,便放低聲調問,“東華門外那間百草堂知道嗎?”
“藥鋪?”劉緯有些不明所以,還是點頭,“聽說主家是翰林醫官院的一位尚藥奉御。”
“是馮文智,鹹平三年,太后不豫,得其侍醫病癒,加尚藥奉御,並賜金紫。”石保興輕聲道,“他早就靠上向敏中,最近遣僕前往荊州尋聘穩婆,說是那穩婆攜女童為婦人接生,極擅難產之事。”
劉緯色變,該來的還是來了。
先闖產房,再拜天子,大不敬。
“那間鋪子是我石家家產,掛在姻親名下。”石保興又道。
“叔母那時難產,緯確有出力。”劉緯坦承其事。
這次輪到石保興色變。
“緯已有應對之道,安然度過不是問題。”劉緯自信滿滿。
“有需要儘管開口。”石保興不好詳問,“坊間妖童一說也聽過?”
劉緯胸有成竹道:“馬翰提過幾次,聲勢太小,不痛不癢,等等再說。”
石保興更放心了,話鋒徒轉,“那位二十八太保可能會上疏請加二皇子王爵。”
劉緯奇道:“這不是文武百官的分內事嗎?”
石康孫不屑一顧,“不甘寂寞唄,逢人就誇二皇子昌齡日茂,皇侄加王爵,他這個王叔國公頭銜也能換一換。”
劉緯反話正說:“請立太子豈不是更好?”
“這才是文武百官分內事,他不敢,也不願,否則何必成天惦記王爵?”石保興終於露出一絲不加掩飾的憤慨,“太祖、太宗舊事令百官無所適從,生怕一不小心就步盧多遜(太宗朝宰相、交好趙廷美)後塵,也讓某些人慾壑難填,身不正……影子能上天?”
是日入夜,萬德隆攜家帶口入住劉宅,美其名曰:郊祀在即,容不得半點疏忽。還振振有辭的為舉家前來辯解:太常禮院忙得不可開交,白天實在是抽不出時間。
劉緯只是遣人問了一句:宅中缺一知客,可有落魄禮生願屈就?
萬德隆是真的分身乏術,連續兩日早出晚歸,夜裡還要督促劉緯習禮至子時,動不動就拿“崇政殿失儀”一事鞭策。
十一月初十,南郊祭祀轟轟烈烈的拉開序幕。
清晨,天子輦駕起於大慶殿,出丹鳳門東行,已在大慶殿齋戒兩日的趙恆赴太廟致齋朝享,賜食百官、執事、樂工、馭車馬人等。
十一月十一日,冬至,丑時七刻(凌晨2點45分)。
輦駕自太廟出,從祀百官依秩出朱雀門、南燻門。
趙恆合祭天地於圜丘,告廟還朝,先御崇德殿受百官朝賀,再御丹鳳門樓大赦天下,並免去鹹平四年以前、諸路所欠夏秋兩稅。
喜歡天禧盛世請大家收藏:()天禧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