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天禧盛世 > 第四十二章 塵埃落定,又見佳人。

第四十二章 塵埃落定,又見佳人。 (第2/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萌寵獸王:七夫娶進門 兵者之王 一品白易 重生之開局就讓我服徭役 快穿:獵食男主指南 源境傳說 英雄聯盟之從零開始 西楚霸王:開局進宮假太監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雲龍 我用武功在三國練兵 景泰太子 大唐:開局乞丐,我掀翻了整個盛唐 水滸有天庭 興漢使命 帶著外掛闖三國 重燃1990 明土無疆 我在大唐當秀男 小二逍遙 星際致富日常

這是士大夫階層對皇許可權制相權的反擊,也是預防宋太初就此拜相的先手。

宰臣雖然無權過問言官任命,敲山震虎的手段卻不少。

同向敏中罷相一樣,大多數官員樂見事成。

宋太初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上進,要麼改遷,絕不可能繼續主事御史臺,否則人人自危。

上進的路似乎被堵死了,靈武失糧舊事又再被提起,雖然還未放上臺面,卻已形成某種共識:御下無方,豈能為相?

趙恆對此心知肚明,大理寺、審刑院連夜整理涉及宋繼讓一案的卷宗。

十餘人死傷確有其事。

兩村爭水,請德高望重的宋繼讓調和。是人就有偏向性,不可能一碗水端平。宋繼讓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屁股有點歪。澤州處在對抗契丹前線,民風彪悍。兩村當場械鬥,三死,十餘傷。宋繼讓也被鋤頭砍在肩膀上,修養大半年。

確實情有可原,澤州通判的彈劾奏疏因此留中不發。

趙恆認真思考宋太初拜相可能性,擔心兩點。

一,契丹隨時可能南下,政事堂不和,會嚴重影響國朝應對突變能力。

二,宋太初御下確實有點問題,太宗朝舊事就不說了,主政川峽四路時,與軍中主事楊懷忠不和。

趙恆決定等等,升任與否還要看宋太初本人意見。不能讓宋太初寒心,會打擊言官積極性。也不能讓百官戰戰兢兢,日後誰來做事?

宋太初早把劉緯當作成人看待,曾就去留深入探討過。其實,去留並無太大疑惑,御史中丞一職太過敏感,任期多在一年左右。關鍵是去處,宋太初任上有聲有色,很有可能外放邊路坐鎮,或南下江南享福。

因昏望之症,劉緯希望宋太初能留在東京,哪怕是以年邁為由告老。宋太初膝下僅有兩女,早已嫁人生子,和和美美,反倒是兄弟子侄不讓人省心。辛苦奔波一輩子,如果真有被人彈劾昏忘的那天,肯定難逃史筆戀棧不去之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兩人商討結果也是一個“等”字,靜觀事變,待價而沽。

無論去留,都是年後的事。

冬至、承天節迫在眉睫,廢良賤籍制、三司使復立千頭萬緒,針對契丹、党項的部署更是一刻也不能停。

天子都不容易,遑論他人。

劉緯越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安寧,清晨趕赴秘閣讀書,下午在家研習,時不時的還會下廚犒勞腸胃,傍晚則是休閒時光,或出遊,或說書。

京師內外值得一遊的地方很多,劉緯的選擇頗具針對性,哪裡蕃人多,就往哪裡擠。

五代之後,百廢待興。

經過趙匡胤、趙光義兄弟的兩任折騰,趙宋國策由積極進取轉為消極防禦,但其龐大的禁軍基數並未因此而縮減。這樣一來,有一種現實不得面對,即:半壁江山養一國軍政。

所以,促進商業貿易興旺成為不二之選。

契丹、党項的崛起,隔斷了絲綢之路,但滄海時時刻刻都在。

趙匡胤於開寶四年(971年)設市舶司於廣州,趙光義於雍熙四年(987年)遣內侍八人齎敕書金帛,分四隊前往南海諸蕃,勾招進奉,並博買香藥、犀牙、真珠、龍腦等物。

說白了就是招商引資,物件是真臘、蒲甘、邈黎、三佛齊、闍婆、勃泥、注輦、丹眉流等國,即後世東南亞。

空手套白狼靠的是華夏正統這樣金字招牌,單進十稅一這樣的實惠,蕃人從蕃律這樣的權宜之舉。

三十年過去,京師蕃商已有一定規模,雖然還未形成廣州那樣的蕃巷,各色人種卻是不缺。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