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緯裝腔作勢:“兄長高義,京師百姓有福。”
石保興擺手不受,另有關心,“現在佛…金身用銅?有點犯忌諱。”
劉緯信誓旦旦:“女媧娘娘摶土造人,五穀亦長於土,萬萬不能用金銅這等俗物玷汙我佛。”
石保興既感動又慚愧,發自肺腑道:“賢弟莫要替為兄省錢,有些錢不能省。”
劉緯搖頭,“若用銅鑄,於法不容,自招非議,泥塑方有萬年青。”
兩人相談甚歡,一問一答,週而復始,晚宴一延再延,好在石家豪富,燭火通明,夜如白晝。
宴罷品茶,絲竹繞耳,石保興即興高歌一曲,石家旁支請出墨寶,想請劉緯再展神童風采。
劉緯一邊說不宜喧賓奪主,一邊揮毫潑墨,筆下似是而非,看的石家門客暗暗皺眉。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
浮沉隨浪,只記今朝。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世幾多嬌。
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蒼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劉緯打著“歌以詠志、直抒胸臆”的旗號,拉著石保興進了書房,這次沒什麼忌諱,石康孫三兄弟隨侍。
早在一年多前,劉緯就為石保興描繪出一條“大隱”之路。
石保興起初不以為然,但就在大半年後,种放現身說法,憑藉“大隱”之名連跳五級,青雲直上,鑄就終南捷徑。
种放走的是士大夫之路,靠讀書人吹捧。
石保興身為勳貴世家自然不能、也不敢同士大夫階層走的太近,只能另闢蹊徑,從社會底層做起,“大隱隱於市”一樣惠濟子孫,最不濟……也能洗去些許惡名。
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民間亦有諺語:“富不過三代”。
原本的歷史上,石家頂級門楣勉強維繫三代。三十八年後,改名石元孫的石慶孫兵敗党項被俘,苟且偷生。仁宗雖然貸而不誅,但浚儀石家自此默默無聞。
石保興有些抹不下臉,即興高歌一曲是待客之道,習唱靡靡之音就有些不合時宜了,容易為人看輕,三子新婦未納,親家會作何想?
“滄海一聲笑……”劉緯卻是藉著微醺開始輕唱,迥異於時音的曲調響起,不僅動聽,還讓人耳目一新,不甘、遺憾、狂妄、放蕩、灑脫、超然等意境輪番上演,像是一場笑傲眾生的志向宣洩……
石保興不知不覺的溼透眼眶,這不就是老子嗎……知己啊……
喜歡天禧盛世請大家收藏:()天禧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