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佛?”石保興驚訝不已,“賢弟有話直說,又不是外人。”
劉緯不動聲色的再次普及國朝典故,牽出一段陳年舊事。
昔日,太祖趙匡胤幸相國寺,至佛像前燒香,問︰“當拜與不拜?”僧錄贊寧曰︰“不拜。”太祖遂問其故。贊寧曰︰“現在佛不拜過去佛。”
石保興坐不住了,猶豫好一會才臉紅耳赤道:“此舉定會招人非議。”
劉緯淺笑,“兄長視名利如糞土,無所欲,也無所求,何懼非議、彈劾?”
石保興委實難決,“聖心難測……”
劉緯又道:“是現在佛似陛下,而非陛下似現在佛,哪來的忌諱?即便有人彈劾兄長阿諛,但上降龍顏恩示黎庶,難道有錯?就算有錯,還敢將佛像請下神壇不成?他日法相勢成,上臨幸次數定不輸相國、開寶、天清等寺,極有可能成為國朝定製,石家享用不盡。”
石保興沉吟片刻,咬牙道,“幹了,多找些匠人塑胎,挑揀一番,湊個七八成相似。”
“兄長要有心理準備,他日法相宗勢成,慈恩寺可能歸於禮部。”劉緯從條案抽出一張對疊白紙平鋪,徐徐描繪一幅宏偉藍圖,“慈恩寺宜簡、宜精,不求磅礴,山門建而不用,在東西兩側各置一座小院,東院入口、設許願池,西院出口、設追思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石保興問:“許願池和追思池又是什麼講究?”
“許願池就是投錢許願,求子、求姻緣、求平安……無所不求,追思池就是悔過池,假設兄長吃空餉……”
“絕對沒有這回事!”
“好吧,假設某人吃空餉,上不究、下不問,但這人始終覺得心中有愧,說不定還會惶恐不安,追思池可解其心魔。”
“悔過池更貼切。”
“不妥,醫院是治病救人、普渡眾生之地,名為悔過豈不是把病人往外攆?”
“讀書人花花腸子就是多……”
“京師常住人口七十萬,正旦、上元、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冬至均是香火旺盛時,假設半數人一年一次,一池即是三十五萬錢,還不算旅居、貢舉、經商人士……”
“賢弟想當然了,相國寺根深蒂固,開寶寺、天清寺加一起都不夠看,更別說八字還沒一撇的慈恩寺。”
“兄長此言差矣,相國寺可有現在佛?可有佛骨?待慈恩寺和慈恩院竣工,文武百官未參現在佛,怎敢至他寺禮拜?豈不是目無尊長?倒行逆施?”
石保興滿頭大汗,分不清是激動還是害怕。
劉緯滔滔不絕:“國朝有制,百官進京先面聖再見宰相,日後也當約定俗成,凡禮佛必先於慈恩寺寺內參拜,然後才能入他寺燒香。”
石保興蠢蠢欲動,“強按牛喝水並非長遠之計……”
劉緯不以為然:“誰說要強按牛喝水?兄長可以先將許願池建好,凡族人新婚,命其赴許願池一遊,有了身孕便可大肆宣揚,若無身孕也不會到處說自己生不了,凡事以此類推……”
石保興咧嘴笑贊:“賢弟哪是玄奘法師輪迴,明明就是諸葛重生,算無遺策。”
“輪迴一說少提為妙,這事可大可小。”劉緯臉綠了一大半,微微一頓又道,“日後每年貢舉,小弟都會請幾位一甲有望者遊許願池,年年金榜題名日,便是慈恩寺年年一鳴驚人時。”
石保興斬釘截鐵的道:“石家累受陛下厚恩,為兄明日便把慈恩寺周邊能買的宅子全都買了,但凡有一絲餘力,京師窮苦就能少受點病痛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