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緯嘴裡的“禿驢”即為其中之一:佛教此時正值瘋漲期,良莠不齊,魚目混珠,一切向錢看,更像入世的一種職業(避稅避役),而非絕塵出世。
這也是趙恆以下歷代君王重道教、輕佛教的根本原因所在。
華夏三千年,“三武一宗”滅佛均留名青史。
這時,距周世宗柴榮滅佛不到五十年。
周顯德二年(955年)五月,世宗柴榮降詔:“釋氏貞宗,聖人妙道,助世勸善,其利甚優。前代以來,累有條貫,近年已降,頗紊規繩……
漏網背軍之輩,苟剃削以逃刑。行奸為盜之徒,托住持而隱惡……
諸道府州縣鎮村坊,應有敕額寺院,一切仍舊。其無敕額者,並仰停廢,所有功德佛像及僧尼,並騰並於合留寺院內安置……”
也就是說,凡無歷朝天子敕名寺院,盡廢。並定下諸多出家禁令,根而治之。
那一年,共廢寺院三萬三百三十六座,僅剩二千六百九十四座。
十不存一。
若非君臣同心同德,絕對做不到這一點。
之後,趙匡胤黃袍加身。
佛門高呼:世宗滅佛,遂遭天遣。
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但柴榮滅佛,大大的促進了經濟民生髮展,以士大夫階層為代表的儒學更是鼎力相助。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
但趙宋初期是個絕對例外,臣子還是柴周時期那一批。
佛門仍然不受當朝文官待見,也就不足為奇了。
趙恆登基之後,完全沒有得位不正的負擔,每每詔臣試對、顧問,時常讚譽柴榮為政有方,頗有引為榜樣之意,且以“世宗”稱之,而非“周世宗”。
百官有樣學樣,上疏論事,也以“世宗”稱之,居“太祖”、“太宗”上。
劉緯以讀書人自居,當然要旗幟鮮明的表態,遂作“佛諍”。
“佛前一跪三千年,未見我佛心生憐。莫道塵埃遮佛眼,原是未獻香火錢。
漫天頭陀高高坐,何曾睜眼看人間。塵世多災心亦冷,諸佛蹤影幾時顯?
佛言可把眾生渡,但要眾生孝敬錢。衣食父母學師長,誰渡誰誰受誰捐?
佛言己身不貪財,為何香火忌燭臺?佛說眾生皆平等,唯我獨尊是何柴?
惡人作歹前世德,善人罹難前世孽。前世造孽今世還,何為首尾何日絕?
立地成佛惡人福,八十一難善人劫。三世因果欺眾生,六道輪迴助紂虐。
佛說向善是本性,卻又不容人在先。心有善念自有道,何需佛前乞垂憐?
佛門如今魔障重,外慈內孽誘民歸。我心自有光明月,山河大地擁聖輝。”
翌日清晨。
林憲傑持“佛諍”入城,阻不速之客於宅前。
眾僧掩面而走。
又十五日,戴國貞持“佛諍”獻於溫仲舒,並上請:禁《聖僧西遊記》版刻、手抄。
溫仲舒不許,老懷大慰:“孺子可教也。”
喜歡天禧盛世請大家收藏:()天禧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