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一,林貴平和兩艘千石運礦的海船抵達了基隆港,他站在船頭望去,只見四艘千石海船和六艘六百石海船都停泊在海灣裡,只有三艘漁船在近海揚帆捕魚。
臺灣的海船從大宋本土運來糧食和鐵礦,回返大宋時再將散裝水泥運至婁江碼頭,海運很是繁忙。
但從盛夏到秋天是海上風暴的高發時節,吳夢已下令禁止出海,待八月中秋前後才能繼續遠航,船工們上岸修築工坊和住宅、燒製水泥。
林貴平下船後,先去鐵場裡瞧了瞧,見鐵礦石已經堆積了不少,相州來的鐵匠們日夜忙碌,搭建的鍊鐵高爐即將完工,心下大定,又去周懷政的家眷處撫慰了一番,才回到了營田司衙門。
一進門就看見和尚正拿著遊標卡尺在測量著什麼,嘴巴里還唸唸有詞,不由打趣道:“和尚,在做晨課啊。”
智慧沒好氣的憋了他一眼:“林大掌櫃,你終於回來了,我等在此處累死累活,你卻跑去東京城逍遙快活。”
林貴平笑了笑,也不解釋,問道:“大和尚,相州鐵監的鐵匠們都搭好了爐子,貨場的鐵礦石堆積如山,可否開爐鍊鐵?”
“吳先生和鐵匠們都說過高爐一旦開爐便不可停爐,汝能保證礦石能持續否?”智慧大師問道。
“只開一座高爐,每日耗礦石不多,太平州和福建路一月好幾船,總不會有問題吧。”林貴平答道。
“嗯,你說的也是,也該冶鐵賺錢了,這一年來蘇州酒樓、煤場、釀酒所賺的錢財只怕都倒貼了臺灣島,此次回蘇州,你那姐夫怕是在你面前叫苦不迭,貧僧隔三差五也是噴嚏不斷。”
“姐夫倒是未曾有怨言,不過基隆移民所需的種子、農具、糧食、船運耗費甚巨,這還未曾包括僱傭廂軍和船伕的錢財,和尚,我等總不能坐吃山空吧。”
“放心,有吳先生這座聚寶盆在,將來金山銀山都給你賺回來,你想給睿哥兒娶幾個小舅媽就娶幾個,貧僧保證少不了你的彩禮。”智慧大師哈哈大笑。
“你這個淫僧,酒肉也不忌,是否也不戒女色,要不要某幫你這花和尚到蘇州尼姑庵找幾個美貌師太?”
兩人笑罵了半天,便約定好明日找吳夢談談鍊鋼的事情,他們不知曉吳夢其實早就在做鍊鋼的準備工作。
翌日三人一碰頭,林貴平向吳夢簡述了周懷政一事的而經過,吳夢唏噓不已,政治鬥爭果然是殘酷的,自己不是那塊料,還是隔岸觀火比較穩妥。
隨後三人又詳細計議了一番,決定開爐冶鐵鍊鋼。
高爐冶鐵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相州過來的鐵匠早就是老手,吳夢對高爐的大體形狀未做改動,只加建了廢氣加熱進風的螺旋形風道。
但是耐火磚和爐料的材質卻沒有采用相州鐵匠的建議,他手中有一本江蘇人民出版社的《土法煉鋼》,那上面講解的非常詳細。
基隆鐵場高爐的耐火磚用基隆石英砂混合死火山的白坭燒製的,型砂採用九成的江寧府南京)菊花臺黃砂、五分白坭和五分陶土混合而成。
書本上介紹的是小轉爐鍊鋼,但是吳夢手裡沒有那麼多的生鐵來做爐體,想了想還是先做個小平爐,日後煉出了鋼鐵再做轉爐不遲。
手動的小磚爐其實很簡單了,臺灣島的鐵匠一看圖紙便知道如何打造。
煉焦爐內,一層層的煤塊整齊的疊放了進去,點火後需要維持兩天方可煉出合格的焦炭,吳夢沒過多理會,這東西燒玻璃時已經弄過,他主要關注的是後面的平爐鍊鋼。
丁睿和師兄弟們前些日子仔細看過圖紙,一番紙上談兵後再與鐵匠們一起搭建高爐,都覺得受益匪淺。
吳夢的傳授和實踐結合起來,再看那些書籍很容易就融會貫通,高爐的水力鼓風機便是丁睿參照書本設計出來的。
高爐砌好後,跟著就用焦炭暖爐,暖爐完畢開始裝料,先是焦炭,然後是鐵礦石,跟著是石灰石。
高爐邊上搭了一個高臺,用滑輪組將料提升到高臺上,開始鍊鐵後用安裝在高抬上的滑軌翻斗車將料送入爐膛。
高爐點火後丁睿抽開插銷,巨大的水車帶動著槳葉向高爐內送風,高爐的溫度上升的很快。
吳夢神色輕鬆,而林貴平、智慧和尚和丁睿、張巖林等一眾弟子緊張的看著高爐,畢竟是第一次鍊鐵,不擔心是不可能的。
旁邊的相州師父倒是一副無所謂的表情,對於他們來說這都是家常便飯,唯一不同的是這高爐改進了風道,但只會有好處不會有壞處,所以鍊鐵成功是必然的。
智慧和尚不時叮囑站在爐子四周的徒弟們,用紙筆記錄好鍊鐵鍊鋼的全過程。
爐裡的火越來越旺,隔著幾丈遠都感覺到熱浪滾滾,眾人都後退了幾步。
過了一陣,爐口的相州師父對著下面叫喊出渣,下面的工匠趕忙拿著長長的捅杆開啟爐門掏渣。
這爐渣早有用處,現在水泥除了自用還得供應婁江船閘,用來鋪路就太奢侈了,所以港口到鐵場的道路計劃用爐渣來鋪設,等年底建房完畢後再鋪上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