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作坊,說的容易,老百姓手裡沒錢,做出來的東西沒人要如何辦?”林貴平反駁道。
“林施主大謬,如果多開些作坊,老百姓做工的多了,不就有錢了,這麼淺顯的道理,林施主如何不能想到。”智慧和尚心平氣和的道。
林貴平一時語塞,吳夢介面道:“大師的話有些道理,可是朝廷到處設卡收稅,東西一貴便賣不出去。林掌櫃說的也有道理,但井田制倒是不必搞,要搞的是土地全部歸朝廷所有,百姓們只能使用,不能隨意買賣。”
林貴平震驚道:“吳先生此言太過聳人聽聞,朝廷收如此之多的稅就是歲入不夠,如何有財力買回土地。”
吳夢心道就幾億畝土地,如今這田地不過一兩貫一畝,要逐步贖買歸於朝廷並非不可能,只是大量購買土地必然導致價格上漲,沒有配套措施根本無法實施。
土地私有化帶來的後果很嚴重,尤其是封建主義社會,隨著大量土地的壟斷必然導致政權的顛覆。
而推翻暴政的農民並沒有得到實質的好處,結果週而復始的朝代迴圈,所以要維持一個穩定的社會,必須搞土地改革。
後世的某些網民根本不懂得土地在中國是稀缺資源,看著日美等國是永久產權,就認為自己的國家也應該搞永久產權。
這種思想觀念大錯特錯,他們只看到永久產權,卻沒看到美國高額的遺產稅。
不管在什麼時代,到了最後都是有錢的人大量購買房地產,導致房地產價格高漲,收割的是無房百姓的羊毛,對於後世的七十年產權,吳夢是高舉雙手擁護。
吳夢知道一下兩下他們還不能理解,便道:“土地問題是朝廷一定要解決的,不過不是當下,在下還是有些心得,讓全天下百姓稍稍好過些問題不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林貴平笑道:“就知道吳先生是當今的諸葛臥龍,吳先生不如投身朝廷,那才有用武之地。”
“山人自有妙計,不必投身朝廷也可做到,以後爾等必可見分曉。”
林貴平站起來躬身一禮道:“那在下替天下蒼生感謝吳先生了。”
智慧和尚雙手合什也行了個禮,說道:“阿彌陀佛,施主心懷天下蒼生,是大慈悲。”
吳夢被他們說的不好意思起來,忙還禮道:“過獎過獎,在下不過是個小人物,為天下百姓盡一份綿薄之力而已。”
他笑了笑又道:“君烈老弟,你還不去安吉州把那石炭場開起來,石炭的運價居高不下,你姐夫把褲子當掉都填不上這個窟窿。”
林貴平笑道:“某那姐夫有的是家底,斷不致如此。孫知州已曾修了書信給安吉州知州李餗,在下明日就去安吉州,會會那李知州。”
丁睿崇拜的望著吳夢,從算術、積肥、到煤球、格物,師傅真是會太多東西,自己一定要學好師父的本事,做一番大事業,成為頂天立地的偉人。
半月後林貴平方從湖州歸來,告訴吳夢已經談妥,安吉州知州李餗收到了孫冕的書信倒是無任何異議。
長興知縣王翊卻是對太湖對岸的丁家早就瞭若指掌,只恨自己縣內無石炭,聽到林貴平說長興可以開採出石炭,頓時大喜過望。
王翊說的很清楚,賦稅一文不收,且要人給人,要船給船,要地給地,同樣一文錢不收,完全是萬般配合。
但他卻死活要煤球工坊四成分子,丁家還須提供賣活魚的風機一套,工匠一名。
王翊的算盤打得賊精,長興離安吉州州城不遠,煤球鋪開一賣,再弄些魚檔,縣衙一年萬貫收入輕輕鬆鬆就來了,何苦勞神去收那點過稅和商稅。
吳夢聽後感到很有意思,蘇州城建設工商業怕是已經帶動了周邊官員和商賈的極大興趣,江南一帶的商賈和工坊必將大興。
天禧元年十二月初,丁家聘請了盛隆商鋪張財神的得力助手尤德才為長興石炭場掌櫃,從潤州石炭場抽出五十餘人前往長興縣,開發第二個石炭礦場。
丁家先期購買的五艘六百石沙船也同時下水試航,長興煤礦的開採帷幕就此拉開。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