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洲縣衙在州衙東北三里處,其實步行也不甚遠,三人片刻功夫便到得縣衙。
走近縣衙大門,那書吏問守門的弓手道:“知縣老爺還在知事廳否。”
弓手呵呵笑道:“還在,知縣老爺和那瘸腿先生正在二堂的知事廳說話。”
書吏領著兩人來到後堂,李五正在門口候著,林貴平和丁進寶點頭跟他打了招呼。
走進知事廳一看,吳夢正和王知縣、縣主薄、縣尉聊的正歡,丁睿在一旁似懂非懂的仔細聽著。
林貴平上前給三位縣老爺作了個團揖,然後問道:“在下林貴平,不知王知縣請在下來有何貴幹。”
林貴平還真是夠囂張的,一不自稱草民,二是說知縣“請”他,要知道能在蘇州附郭縣擔任知縣的可不是一般人,主薄和縣尉都是眉頭一皺。
王知縣還意猶未盡,絲毫沒有在意,反倒拱拱手回了個禮道:“林掌櫃來遲了,本官與吳先生正在共商本縣大事,來呀,沏茶、看座。”
吳夢趕緊拱手道:“王知縣,今日便談到此,知縣若是真有此意,不妨另約日子時辰詳談細節。”
王知縣想了想,確實改日再詳談較為妥當,點頭道:“那吳先生先請回學堂,本官日後必定來訪。”
告別長洲縣衙三位主官,李五推著吳夢和丁睿走出縣衙。
王知縣、縣尉、主薄三人竟然送到縣衙門口,再三說好日後來訪才告辭眾人。
林貴平甚是不解,長洲縣衙裡的三巨頭對吳夢怎的如此客氣。
他先吩咐丁進寶去州衙報個信,然後問道:“吳先生,你如何跑到縣衙來了?”
丁睿搶著回答道:“今日申時我與師傅出來遊歷蘇州城,在市場裡碰到抓逃役的,我去阻止,就被一起帶來了。”
林貴平摸著丁睿的髮髻道:“你這小頑皮,就知道搗蛋,那後來怎麼又沒事了。”
丁睿望著吳夢崇拜的說道:“還是師傅厲害,三言兩語就把知縣說服了,還請我們吃茶。”
吳夢笑道:“小傢伙,若不是給你圓場,某這良人豈會被逮到衙門去,恁地找了場官司。”
林貴平問道:“逃役是何等人,吳先生說來聽聽。”
吳夢嘆氣道:“唉,還不是衙門差役害的。”邊走邊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講了出來。
…………
今日一大早,吳夢想著自己雙腿也殘疾,難得進城一次,不如看看這蘇州城,然後再去市場瞧瞧古代社會的物價如何。
隨即喚醒了難得睡次懶覺的丁睿,三人洗漱完畢吃過早飯,向小廝問了市場的位置便出了客棧的門。
三人走在蘇州的河畔青石板街上,只見碧波盪漾的河流上飄著十數條小船,那條條小船上滿載貨物、酒水吃食沿河轉圈。
船上的小廝在船頭尖聲叫賣,河畔民宅內看中某樣,便大喊一聲,垂下竹籃放入銅錢。
船家取出銅錢放入酒水菜食或其他貨物,民居內有人便將竹籃扯上岸去,當真是童叟無欺。
街道上人流如織,立於店鋪門前大聲招攬顧客的小廝……
沿街挑擔挎藍叫賣的農婦,討價還價的大嬸……
身穿儒衫灑脫進出酒樓園林的衙內哥……
只看不買,眼珠子卻四處搜尋美食、奇貨、美麗小娘子的遊客……
間或還能瞅見一兩個金髮碧眼或者面板黝黑的夷人……
城中四處四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吳夢坐在輪椅上悠閒的觀看這一幕幕太平盛世的景象,內心感嘆人到底要追求什麼,像這樣悠閒自在活著不是很好,為什麼要有殺伐紛爭、稱王稱霸,真是不可理解。
再又想到兩百多年後此處被蒙古鐵騎殘踏,好好的壯麗河山一片狼藉,不由暗下決心,既然來到這片時空,定要讓歷史不再重演。
黃鶴樓客棧所在的位置是蘇州城內很熱鬧的地方,大的坊市和酒樓都位於此處,三人行了半柱香時辰便來到了市場。
還未進市場的大門,就看到街道兩側都是茶館、客棧、布莊、當鋪、雜貨鋪。
各鋪子前擺滿了攤子,有賣胭脂水粉的、擺弄首飾的、炫耀字畫的、扎風箏的、兜售香囊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不絕而耳。
遙望前方人越來越多,狹窄的小街道擠得水洩不通。
吳夢皺著眉頭看著這亂糟糟的情形,心裡尋思著莫非大宋沒有“城管”麼,擠成一團如何做生意。
他剛冒出這個念頭,只見街道盡頭冒出一群頭戴曲翅幞頭、身穿皂色缺褲衫子,腰纏行藤的壯漢,個個兒手持水火棍和皮鞭,吆喝著將攤販往市場裡驅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