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睿按照王夫子教的法子,腰背挺直,小手捏著毛筆,一筆一劃的練習著:點丶)、橫一)、豎丨)。
他只能先練習筆畫的寫法,至於寫字那還早著。
學堂上隔一陣子便會傳來王夫子罵人的聲音,這個腰背不直,那個握筆不正,戒尺打手心的“啪、啪”聲間或響起。
丁睿充耳不聞,努力練習著筆畫。
好容易捱到學堂下了學,學童們揹著書包齊齊向王夫子拱手作揖:“夫子將息。”
王夫子微笑著揮了揮手,眾人一鬨而散。
丁睿待丁進文出來後便揹著小書包走出了學堂,遠遠看見張二郎夾著尾巴一溜煙跑的飛快。
上午懟他的學童追在屁股後面跑,邊追邊喊道:“張二郎,有種你別跑,吃我一記。”
一群小學童們哈哈笑著吶喊助威。丁睿也笑嘻嘻的看著,他覺得學堂也很有樂趣,並非當初想象的那麼可怕。
於是高高興興的跟著二兄蹦躂著回家了,他人生蒙學的第一日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後面的日子便是一日復一日的闇誦《千字文》,練習書法筆劃。
丁睿對上學很是用心,凡是夫子教的句子倒背如流,只是書法稍差些。
他年齡雖然幼小,寫字東倒西歪,王夫子卻從未責罵他,內心還在嘖嘖稱奇,丁家怕是要出兩個進士郎了,便對丁家兩兄弟的學業格外上心。
…………
初秋匆匆而過,金秋的腳步蹣跚而來,秋意濃郁,薄霧輕紗似的籠罩著大地,陣陣秋風吹落片片樹葉。
八月底,村子裡的百姓在四周的田地裡忙著收割成熟的水稻。
自古農耕便是中原民族最大的事情,孩子們也得下地幫忙,學堂也放了假,讓學童助家人秋收。
丁睿今日裡閒來無事,他晌午睡了半個時辰,起來瞅瞅父親和大兄不在家,舅舅又去蘇州城了。
大姐在繡房裡拿著針線不知道在繡些什麼,自從丁睿四歲那年把姐兒的繡房裡搞了個亂七八糟,針線還劃傷了自己的小臉,姐兒便不准他再進繡房。
他想找村裡的小夥伴們去耍子,可現在秋收,只怕他們也得去幫忙,二兄又在練字,丁睿不想練,懸空寫字手腕累得慌,無聊之際便出門朝著市場走去。
村口緊挨婁江渡口的市場是丁大勝出資修築的草市,主幹道用的是青石板鋪地,佔地有三四畝,在蘇州城郊的市場中絕對是首屈一指。
每逢初三、初六、初九便在此處集市,附近十幾個村的百姓們騎驢挑擔、推車划船來此趕集,購買或是交換一些日雜用品、新鮮的肉食、鐵製品、布匹之類。
丁睿走進市場裡,集市只是早上開市,午間就散了,只剩下三瓜兩棗的攤販在秋日的陽光下無聊的待著。
碼頭上幾艘渡船正在等客,艄公們躺在樹蔭底用草笠蓋臉歇息。
樹枝上的蟬鳴有氣無力,彷彿知道凜冽的冬日即將到來,命不久矣。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