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菜下來,任芸便發現,除了有些習慣性地省著放油鹽,蔡婆手藝還可以,學得像模像樣的。
燒完後她嚐了一口,點評道:“稍微炒過頭了一點點,但影響不大,味道還是挺好的。”
得到夫人的認可,蔡婆頓時一臉的笑:“我曉得了夫人,下次我會注意時間。”
待到午飯時間,林家眾人跟往常一樣圍坐在一起。
待嚐到那道炒雞,吃貨林善舉的眼睛頓時亮了亮:
“今天的雞肉好香啊,娘,這不是用咱家的雞做的吧?”
這道炒雞娘之前也做過,明明湯汁的味道一樣,但今日這雞肉卻明顯緊實嫩彈,汁水也多,可比以往鮮美多了。
“你這舌頭倒是靈,一下子就嚐出來了。”任芸笑道,“這是大栓爹自家養的跑山雞,今日送了兩隻過來,便殺了一隻做的炒雞。”
“跑山雞?這是什麼雞?”楊大桃好奇道。
她還是頭一回聽到這種雞的名字。
一旁的林善言開口道:“跑山,跑山,應當是繞著山跑的散養雞吧。”
“沒錯。”任芸點頭道,“尋常人家都是圈養的,他家的雞是散養在山頭,活動量大,所以肉質自然與尋常雞不一樣。”
林善舉心思瞬間轉動起來:“這雞肉這麼鮮,要是咱們店裡的雞肉都換成這種,肯定更加受歡迎!”
“我也正有此意。”任芸點了點頭。
其實她得知大栓爹的那兩隻雞是跑山雞時,就有了跟林善舉一樣的想法了。
這燒菜雖然都講究烹飪方法,但在任芸看來,其實更重要的是原材料。
畢竟只要原材料足夠好,哪怕只是簡單的燉煮,那味道都是極好的。
“不過……”任芸又轉而道,“大栓爹那邊似乎養殖數量也不多,若是想當咱們店的供貨商,還得看他能不能成規模地養殖了。”
自家店鋪裡的雞肉並沒有專門的供應商,都是每日廚子去採買的。
若是成為專門供應商,不僅要量大,還得能穩定供貨。
林善舉卻“嘻嘻”一笑:“娘,這能賺大錢的事兒,他肯定能想辦法養起來。”
“這事兒回頭我去幫您跟他談,一準兒沒問題!”
任芸自然同意了。
於是等吃完飯,任芸便同林善舉算起雞肉的需求量。
望川渡辣味館不少菜品都用得上雞肉,基本每桌食客都會點到雞肉燒製的菜,所以需求量最大。
單和光縣城的那家店,每日就需要供應將近一百隻雞。
而桐州府城的分店,客流量大,雞肉消耗量更是大,幾乎翻了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