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錢掌櫃,瞧著酒樓內的變故,下巴都快驚掉了。這方才還好好兒的,咋一轉眼風向就變成這樣了?
待反應過來,臉色是一陣紅一陣青的,一時間是又惱又悔。惱的是被人當面罵酒樓手藝不如小攤販,悔的是早知道就該把配料秘方也買到手。
說起來也是他大意了,總覺著灌湯包靠的就是新奇,至於餡料,這種小攤頭手藝能有多好,再好還能好得過他酒樓裡的八個大廚?
殊不知,任芸手裡的餡料配方,那是經過歷史的沉澱的,自然不是說超越就能超越的。
更何況,她所用的調味料裡還放了雞精,那都是經過現代工藝的產物,味道之精純,哪是這個時代的調料所能比擬的。
這也是任芸不肯賣配料秘方的原因之一。
她畢竟不是接受過系統培訓的真正的廚藝大佬,可琢磨不出能完全替代雞精這種東西的方子。
這配料秘方若是賣了,她該怎麼解釋雞精是何物?若是去了這一條件,又該咋解釋按照配方做出的成品,味道總差那麼幾分鮮?
而橋口這邊,林善言望著好些個從水韻樓方向急匆匆趕過來排隊的小廝,一頭的霧水。
方才他無意中聽見,有過路人在談論今日水韻樓上新了灌湯包的事,他還想那掌櫃的動作可真是快,昨日才買的方子,今日就開始售賣了。
原想著怕是要多少搶了些老顧客混入,但眼下是咋個回事兒?
那水韻樓不是已經做出灌湯包了麼?咋滴酒樓的客人反而還派小廝們扎堆地往自家的攤位跑?
他想不通,便也不再多想了,還是趕緊把灌湯包賣完要緊,今兒娘可說了,收攤後要去牙行看店鋪哩,這可是重要的大事兒!
過了好半晌,頭一個出酒樓去替自家主子買灌湯包的小廝,喜笑顏開地回來了。
“少爺!我買到了最後一份大吉大利!”
一旁立馬有食客說笑道:“那得恭喜了,今日必定要大吉大利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年輕少爺登時笑眯了眼,抱拳衝那食客道了聲“借您吉言”,伸手便賞了自家小廝一兩銀子。
小廝結過銀子,樂得簡直合不攏嘴。
這時其他小廝也陸續回來了,只帶回了一籠十個的小灌湯包,見頭一個小廝得了賞銀,那是羨慕極了。
有小廝偷偷將頭一個小廝拉到一旁,低聲問道:“不對啊,我就排你後頭的,輪到我們的時候那大吉大利早就買完了,你咋能買到的?”
頭一個小廝笑嘻嘻地朝他擠眉弄眼,也不藏私,如實道:“你傻呀,自己沒排到,不會人家手裡買呀?我瞧著有人買到了,便出了三倍的價格,從那人手裡買來了。”
其他小廝們驚訝:“這、這樣也可以?”
“嗨,主子們就圖一樂呵,順帶長個臉,哪個會追究你是咋個買來的?指不定還會誇咱機靈哩!”
其他小廝一聽,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受教了受教了!
自此之後,諸小廝紛紛效仿,導致後來排隊買得大吉大利的人都知道了,有人會高價“收購”手中的大吉大利。
後來甚至應運而生了代排隊買大吉大利的專業倒賣戶,也就是類似於現代的黃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