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縣,水韻樓。
今兒是上新灌湯包的頭一日,店裡的夥計早早的就把上新的告示貼在了酒樓門口。
隨著酒樓開門迎客,陸續有衣著不俗的食客們邁步進來吃早點,門口的夥計一一熱情地招呼著:
“韓爺,張老闆,您二位裡邊兒請!”仟仟尛哾
“老爺子,今兒您來得可挺早~”
“李少爺,馮少爺,陳少爺,靠窗的位置可給您們留好了!”
食客們自然留意到了門口上新的告示。
“李兄,陳兄,這水韻樓可難得上新早點,灌湯包聽著倒是新奇,不如來兩份嚐嚐?”
“咦,這灌湯包,我倒是聽著有些耳熟……”
“你二人不曾吃過灌湯包?那橋口的胖嫂灌湯包味道可是一絕,我時常讓小廝去排隊採買,晚了還時常買不到呢,倒不曾想水韻樓竟也賣起灌湯包了。”
“哈哈,既然如此,那今日必須點兩份來嚐嚐了!”
有同樣覺著新奇的食客不再少數,於是等錢掌櫃見這灌湯包上新頭一日就大賣時,不禁然在心裡樂開了花。
“這灌湯包不錯,真不錯。”
“包子里居然有湯汁,倒是有些新意……”
就在那些不曾吃過灌湯包的食客們對這包子大加讚賞之際,酒樓的一角,譚老爺子扔下了手中的筷子,一臉不悅道:
“好吃什麼好吃!二百五十文一籠的灌湯包,就這味道?糊弄誰呢!”
“您就將就將就吧,誰讓您怕排隊,非要來這邊嘗一嘗?”坐在對面的唐盛抱著手臂,嘴上說著“將就”,卻早已放下了筷子。
“哼,我是瞧著這麼大一酒樓,廚藝肯定差不了,這才來試一試!”譚老爺子氣呼呼地道,“哪知道也就中看不中吃,餡兒不如人家的嫩滑,味兒又比不得人家的鮮美!”
“而且橋口的灌湯包才賣十文!雖說老頭子我也不差這點錢,但就這味道,哪裡來的臉面敢開價二百五十文?!”
老爺子聲音實在中氣十足,導致一通的怒罵讓整個廳堂的人都聽著了。
於是便有人相互打聽起那橋口的灌湯包是何滋味,怎的能把這水韻樓的比得如此不堪?
有吃過橋口灌湯包的人,例如靠窗那三人中的陳少爺,便點著頭告訴他人:“說句中肯的話,這灌湯包味道其實也不算差,但相較之於橋口的那家灌湯包,確實是差了幾分……”
又有幾人接應道:“確實如此,我也嘗過那胖嫂灌湯包,那味道當真是極好的。”
“可惜天天排長隊太費時間,尤其是前兩日剛上新的那個大吉大利,每日還限購二十份,想吃上還得碰運氣哩!”
也有同譚老爺子一樣表示憤怒的:“這二百五十文的灌湯包,竟然還比不過攤頭小販的手藝,實在是太過於糊弄我等!”
聽聞這些話,其他食客們便紛紛有些好奇心大動起來,一時間,竟都有幾分想嘗試一下那傳言中的胖嫂灌湯包。
而行動快的,這會兒已經讓身邊跟隨的小廝們去橋口排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