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的說,我要是東嶽大帝也覺得憋屈。
按照制度管理陰司地府的職務是三千年一任,這是板上釘釘的是規定好的,到期就換人,我沒意見。
可是又透過各種手段,奪取自己信眾;削弱了泰山山神的地位,可就是不地道了。
雖然捧起來的是自己的女兒,大帝他老人家是當老子的;讓著點兒自己的姑娘也說得過去。
哪怕你們就在他的雕像旁邊多供奉神像,多一個神位,估計大帝他老人家也就認了。
再聯絡上地府的職位,按照東嶽大帝信仰減弱到極致;來推算他到任的時間,應該是宋末元初。
可是距離宋末元初前幾百年的南朝時候,就有人為了讓大帝下臺而開始提前佈局了。
到南朝時,道教對酆都大帝的描繪比較成系統了。
陶弘景《真靈位業圖》所排神仙座次的第七中位即為“酆都北陰大帝”。
稱其:炎帝大庭氏,諱慶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羅豐山,三千年而一替。
陶弘景《真誥》卷十五“闡幽微第一”載:“羅酆山在北方癸地,山高二千六百里,週迴三萬裡……其上其下並有鬼神宮室。山上有六宮……。
從這一點上看,這是上界有人明顯的下黑手使絆子呀!擺明了就是坑大帝他老人家。
陶弘景是誰?這傢伙是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的創派祖師。
是四大天師之一葛玄的再傳弟子抱朴子葛洪為葛玄侄孫)。
根據記載,陶弘景小時即表現奇特,四五歲就用荻幹作筆在灰中學字,十歲開始研讀葛洪的《神仙傳》。
陶弘景篤信老莊哲學和葛洪神仙理論體系,遍遊名山大川,到處尋求靈異。至會稽大洪山,謁居士類慧明。
到餘姚太平山,謁居士杜京產;又到始寧上虞)山,謁法師鍾義山。
到始豐天台山,謁諸僧及諸宿舊道士,並得真人遺蹟十餘卷。
對以往的葛洪金丹教,楊義的《上清》經篆道教以及陸修靜的南天師道進行總結和改革,開創了有深遠影響的道教茅山宗。
他主張佛道雙修,儒釋道三教調和相容幷包,曾說“萬物森羅,不離兩儀,百法紛湊,無越三教之境”《茅山長沙館碑》)。
一生勤於著述,對陰陽、五行、風角、星算山川、方物、醫術、本草無不通曉。
他也從事金丹燒煉。著作甚多。纂《真浩》、《隱訣》,注《老子》等書二百餘卷。
陶弘景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他推崇葛洪的著作,其經歷也和葛洪有異曲同工之妙。
由他撰寫的《本草經集註》在中國醫藥學發展過程中寫下了重要的一頁。
這樣的一個人成仙是沒什麼異議的,因為他的各種表現說明,他就是轉世靈童下凡來完成任務的。
他的任務是什麼還需要說明嗎?不就是傳播道教思想,創立茅山宗,順便渡化一些人得道嗎!
他早早的就寫出了真靈位業圖,來傳遞一種資訊。告訴眾多的信眾來供奉那些神靈。
這小子就是居心叵測,把跟他有關係的神仙都定位比較高,掌管的也都是跟信眾息息相關的事情。
要說這裡沒有上界什麼人的陰謀,真就把大帝他老人家當傻子了,這也太巧合了吧?
說這話不是侮辱大帝他老人家的智商嗎?
就算宋真宗是個糊塗蛋,也不能簽訂了澶淵之盟以後,一邊來封禪泰山求大帝跟上界說好話表達表達功績。
一邊豎立起大帝的女兒,當泰山玉女碧霞元君來分散大帝的信眾。
更何況宋真宗並不是真的糊塗。能做開封府尹並且得到宋太宗讚揚的人,能創下鹹平之治盛世的皇帝會是個糊塗蛋?
據記載,宋真宗趙恒生於東京開封府第,是宋太宗第三子,初名趙德昌。
他幼時英睿,姿表特異。與諸王嬉戲時,喜歡作戰陣之狀,自稱“元帥”。宋太祖很喜愛他,把他撫養在宮中。
後來又進封壽王,加檢校太傅、開封府尹。開封府政事紛繁,趙恆留心獄訟,裁決輕重,所以京師的監獄多次空閒,太宗多次下詔褒獎他。
就連被人非議的澶淵之盟,也不是歷史上記載的他是害怕了戰爭,開創了華夏曆史上大勝了,卻賠款求和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