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澶淵之盟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
同時也是宋朝向番方交納歲幣換取和平的開始。此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
並使宋朝節省了鉅額戰爭開支,歲幣30萬兩白銀)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費用3000萬兩白銀)百分之一。
避免了重兵長年戍邊的造成的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以較少的代價換取了戰爭所難以獲取的效果。
就這樣一個人能做得出來求人辦事,然後得罪人的勾當?不光我不信,我相信大帝他老人家也不會相信的。
想想宋真宗封泰山時候的過程,滿滿的充斥著陰謀。歷史上是這樣記錄的。
景德五年1008年)正月初三,王旦率群臣早朝完畢時,有司來報,稱“有黃帛曳左承天門南鴟尾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趙恆“召群臣拜迎於朝元殿啟封,號稱天書”。為了證明“天書”真的是從天而降。
趙恆還特意精心編造了一個故事:“半夜我剛要睡,忽然臥室滿堂皆亮,我大吃一驚,見到一個神人忽然出現。
此人星冠絳袍,對我說:‘一月三日,應在正殿建黃籙道場,到時會降天書《大中祥符》三篇,勿洩天機!’
我悚然,起身正要答話,神人忽然消失,我馬上用筆把此事記了下來。
從十二月一日起,我便蔬食齋戒,在朝元殿建道場,整整一個月恭敬等待,終於盼來了天書。
適才城皇司來奏稱在左承天門南,發現有帛布懸於屋脊上,即遣中使去察看。
回報說帛布還包有類似天書的東西,封口隱然有字。原來正是神人說的天書啊!”
王旦等當即再拜稱賀。趙恆於是率百官步行到承天門,誠惶誠恐地把那所謂的“天書”迎奉到道場,當眾開了封口。
只見帛布上寫的是:“封受命。興於宋,付於慎,居其器,守於正,世七百,九九定。”
另外還有黃色字條三幅,內容的意思是說趙恆以孝道承統,務以清淨簡儉,必致世祚長久云云。
趙恆命知樞密院事陳堯叟宣讀後,依舊包起,鄭重盛入預先準備好的金櫃中,另派官員祭告天地、宗廟和社稷。
即在崇政殿設齋宴,接受百官朝賀,由王旦牽頭,連續五次聯名奏請趙恆封禪,又派王欽若為先行官,赴泰山籌辦具體事宜。
王欽若一到乾封今山東泰安)即上言:“泰山醴泉出,錫山蒼龍現。”
不久,又遣人將自己偽造的“天書”馳送京都。趙恆再次召集朝臣,宣告自己所夢“來月上旬,將賜天書泰山”的預示。
即密諭王欽若等凡有祥瑞立即上報,果然應驗了,王旦等又是再拜稱賀。
當一切準備就緒後,趙恆即於十月初正式就道東行。那“天書”被載以玉輅,在前開路。
王旦等文武百官隨從;還有一大批供役人員,組成了浩浩蕩蕩的隊伍,歷時十七天始到達泰山。
在山下齋戒三日,始行登山。按照事先擬定的禮注,在山上完成了祭天大典。
第二天又下到社首山行了祭地禮。趙恆改乾封縣為奉符縣;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封泰山女神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這次東封前後花了四十七天時間,而趙恆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封禪泰山的最後一位皇帝。
但趙恆並沒有停止其“以神道設教”的事業,三年以後,趙恆又到山西汾陽去行“祭祀后土”又稱“西封”)大禮。
這段歷史文字記載說明了什麼?按照正歷上寫的宋真宗肯定是個愛慕虛榮的皇帝。
可是一個愛慕虛榮的皇帝,怎麼可能自己打腫臉去鑑定澶淵之盟呢?
其實換一個思路就很好解釋,宋真宗確實是一個道家弟子,他也接的天書上的內容,就是有人授益他這樣做,來削弱東嶽大帝的。
我要是東嶽大帝也肯定對此深表懷疑呀!這是明顯的人沒走茶就涼了。
這明顯的不拿豆包當乾糧的表現,任誰也咽不下這口氣,一但找到機會肯定要想辦法出口氣。
這就是地府的另一大隱憂!
喜歡仙家代理人請大家收藏:()仙家代理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