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作戰行動都是獲得軍功的最佳時機,這些士兵現在鬥志都很高。
按理說作為非軍事將領是不可以帶兵的,當初忠義軍在這方面也都沒有嚴格規定,李耕帶兵千里奔襲幽州是為了報仇,這件事似乎應該另當別論。
但是李耕還是在後期的會議上做出了檢討道歉,以後這樣的事情一定要避免。
如此一來忠義軍慢慢的形成了一種軍事參謀會議的形式,李耕這是借鑑後唐時期的樞密院制度。
當然這樣的設定都還在初期,他避免了軍事行動的直接帶兵參與,不是他有多麼高資格,而是他在忙其他的事情,以後可不想因為這樣的事情被耽擱了。
要說他在忙什麼?扶余城的韓氏家族的人倒是很清楚,李耕正在對韓家把控的礦山進行規劃。
最近的韓家可是跟忠義軍走得很近,其他幾個大家族也是有樣學樣,至於忽氏卻是被疏遠的,忽氏原本就元氣大傷,最後也只得慢慢的退出扶余府的範圍。
忠義軍定點了幾處礦山,這些礦山自然多是幾大家族的產業,其中的銅礦,鐵礦已經目前比較受歡迎的火煤礦。
除此之外,李耕也找他們一起投資了幾處其他的礦藏,比如石灰石礦,硫磺礦,還有鉛錫礦藏。
這本就讓韓家人不理解因為他們韓家可不簡單,當年的韓家先祖,從新羅而來,那可是在扶余山裡發現了一處金礦!這才決定定居在此地的。
這處金礦可是韓家的立家之本,這大概很多人都知道。
當初李耕提出礦山的資源時,韓氏族長原以為說的就是此處金礦,卻不想,李耕對於金礦沒有絲毫的興趣,他感興趣都是銅鐵礦藏。
礦山的規劃分成幾個階段,首先就是應用階段,之前的礦石大多是運回扶余城內透過韓家自己的工匠來冶煉鍛造。
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李耕要建造大型的煉坊工場,而且礦石從開採到應用立刻就可以聯絡在一起。
除此之外,各處的火煤資源也是需要透過道路運送到煉坊工場這邊來。
聯絡到興城那邊的基礎,這個窯廠,石灰廠加上後面的要建造的水泥燒造場都需要集中。
這就會形成一片大型的工場區,同時也需要大量的人員工作!計劃先從礦場的規劃開始,到最後則是一整片的工業區,加上因此而增加的民生人員的就業和市場流通!
這裡面的生意經實在太大,韓氏族長也終於明白,為什麼忠義軍要找他們這些大家族合作了。
有的人不明就理,但是有的人卻很聰明,立刻就從這開面看到了巨大的利益肥肉!
韓氏族長就是這樣的一個老人。
喜歡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請大家收藏:()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