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父娶妻柳氏,也不是個大家族,而是位於外城的一戶做豆腐為生的商戶。
柳家生有一子二女,長女便是楊父的妻子。
只是柳氏在生楊侍郎時難產大出血不治而亡,拋下了楊父的只三歲的長子及剛出生的楊侍郎。
三歲長子還好些,這楊侍郎當時可才剛出生,必是需要婦人照顧的。
可那時楊家並不富有,便是請個會照顧孩子的嬤嬤對他們來說都是困難。
就在這時柳氏的妹妹站了出來,說是願意代姐姐照顧姐姐留下的兩個兒子。
那時說實在話,做豆腐生意的柳家要比無限接近於一窮二白的楊家要強上不少。
楊父似乎沒有不同意的道理。
經過已經不重要,總之小柳氏嫁給了姐夫,當起了兩個侄子的母親。
但這其中有一點值得特別一提,楊父這一生心中只有柳氏一人,雖繼娶了小柳氏,可他從未與小柳氏同過房,且還因太過思念柳氏鬱鬱寡歡得不到三十便因憂思過重而離世。
“不管是生母還是姨母,養恩不比生恩小,楊老夫人怎麼說也是將楊侍郎和他大哥給養大的人,且還將他們倆一個養成了禮部侍郎,一個是皇商。”
這孝道二字那是絕對壓著實實的。
更因為只是繼母,在她不到二十就已守寡卻是將兩個繼母都拉扯大這前提下,楊侍郎兄弟倆的成就是越大他們就越不能犯不孝這方向的罪名,否則真真是會被千夫所指。
小老頭:“皇商?楊侍郎不是朝廷命官嘛,他大哥怎麼會走商途?”
“楊侍郎的三叔沒有兒子,他大哥在十幾歲時被過繼了過去,嚴格來說,他們兄弟倆已經不算是一家人。”
所以楊大哥走商途並不影響楊侍郎為官。
但嫡親兄弟畢竟是嫡親兄弟,互相之間又怎麼可能真的毫無影響?
楊侍郎能在禮部任侍郎一職,就離不開楊大哥支援;而楊大哥這個皇商的靠山,也正是楊侍郎。
這裡面道道深著呢,一句兩句話壓根說不清。
說曹操曹操就到,楊侍郎跑得跟立馬就要斷氣一樣的從迴廊拐角衝了出來。
邊往他們這邊跑邊啷道:“賢王爺,下官有事稟報。”
他看到女兒後一時把正事都給忘了,都跟著賢王府的下人走了好一段路他才想起來他來賢王府可是有要事要報。
“王爺,下官的大哥在回京的時候,碰到了一個奇怪的老者,他親耳聽到那老者的手下叫老者為王爺。”
“下官大哥說那老者年約八旬,下官怎麼想也想不起咱們朝中竟是有年已八旬的王爺,近來別國也沒有哪個王爺來訪我國。”
他大哥原是想要多聽些,可那老者的手下都是高手,並且還十分的謹慎,他大哥只是無意路過了下單單聽到個稱呼,就被一群人如在看死人一般的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