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原來約定的八點,在多美味小吃早餐店門口集合,李國前七點半起床,洗漱完畢,出門後在多美味小吃店裡買了兩個包子,一碗豆漿,一碟小鹹菜,吃完之後,還沒有到八點鐘。此時小吃店吃早餐的人不多,大部分座位是空著的,李國前就用喝完豆漿的碗,從暖瓶裡倒了一碗滾燙的熱水,一邊慢慢的喝,一邊等馬老闆的力帆轎車。
八點過幾分的時候,李平騎著摩托到達這裡,這次把摩托停在多美味小吃店的房山頭,然後落鎖。
李平在四處張望的時候,李國前在小吃店內呼喊著李平的名字,李平走進店內,李國前:“你吃早餐了沒有?”
李平:“在家裡吃過了。”
因為總在這裡吃早餐,和早餐店的老闆以及服務員都比較熟悉,李平也拿出一隻空碗,倒了一碗熱水,兩個人邊喝水邊等著馬老闆的到來。
將近八點四十分的時候,馬老闆的銀白小車停在了小吃店的門口,兩個人從屋內走出來,開啟車門,跨進小車內。
這一次卸車裝車的地點是在勤特花火車貨場。
勤特花貨場是好力河最大的物資貨運場,經過火車運來的生産生活物資,化肥、木材、白麵、鹽等都在這裡卸貨,再透過汽車的短途運輸運往市區各個倉庫。
好力河出産的小麥,油菜等糧食油料作物在這個貨場裝上火車,運往南部各個省份。
小車進入貨場,停在幾節敞口的火車車皮邊,三個人下了車,看到吊車和四臺板車早已經等候在那裡。
李國前二人順著車皮的外爬梯爬上車皮,看到車皮底部一摞摞軌枕靜靜地躺在那裡,每節車皮內共有八摞。每捆四層,每層四根。
兩個人看完基本情況後,順著爬梯回到站臺,重複著吊車支腿,再回到車皮裡掛鋼絲繩的任務。
從車皮裡裝軌枕和在掛車上裝軌枕是不同的,掛車的三面車廂板可以開啟放下,不論是掛鈎的兩個人還是吊車司機,相互的視野開闊,能看到彼此的狀況,能夠做出及時的調整和改變。而在火車車皮內就不同,火車的車廂很深,幾面的車廂板無法開啟,掛鈎的人和吊車司機是彼此看不到的,而且吊車司機在駕駛室操作吊車臂的時候,根本看不到車內穿鋼絲繩和掛鈎的情況。
所以裝每一輛板車的時候,事先停好車找好位置的板車司機,就站在火車車皮的上邊,依靠他來指揮吊車司機和掛鈎者的所有動作。
火車運輸比汽車運輸相對來說要穩一些,好在軌枕和車皮底部都有空隙,兩個人掛好每一摞軌枕的鋼絲繩後,迅速離開車廂底部,來到車皮的上端,看見軌枕平穩的吊起時,兩個人爬下火車車皮,在站臺上拿兩根木方,跳上板車,墊在板車的中間位置,然後站到車頭車尾,迎接那捆軌枕的到來,如此反複。
實際上裝卸貨物,給吊車掛鈎摘鈎,是四個人的工作,兩個人在火車車皮,兩個人在板車上,可所有的吊車老闆都會算賬,僱四個人,即使每個人給一百五十元,還需要六百塊的支出,並且在寒冷的冬季,摸到哪裡都是寒冰的情況下,一百五十元僱吊車掛鈎人員也不一定能僱到。這樣只僱兩個人,每個人給兩百元,看起來給的不少,實際他又省下二百元的開銷。
但是四個人的工作量由兩個人來完成,在兩個車體間來回爬上爬下,工作強度和危險系數增大好多倍。
當裝到第四輛板車的時候,李國前和李平剛把軌枕扶穩,吊車把軌枕放在底下擺好的兩根木條上時,可能吊車司機視線受到了阻擋,也可能是吊車司機有些著急,最後一下往車板上放得有些過快,最上面的一根軌枕滾落了下來,直奔李國前的腳面砸入,李國前趕緊蹦到一邊,本以為躲過了軌枕的襲擊,哪裡想到滾落下來的軌枕繼續不依不饒的向李國前跳開了的腿和腳滾去,李國前又是兩個跳躍,終於躲開了它的最後一擊。軌枕看到襲擊無果,垂頭喪氣的停在了板車的車廂邊緣。一切是那麼驚心動魄,如果不是李國前機靈,八百斤的軌枕砸到腳面或者小腿,那隻腳和小腿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一旁的李平連連驚呼,引來其他人的矚目和關注,吊車司機和馬老闆都把臉嚇得煞白,馬老闆毫不客氣的把吊車司機臭罵了一頓,吊車司機也嚇得不敢說話了,默默地忍受著。
虛驚一場之後繼續裝卸,四臺板車裝完之後,車隊又向鐵道沿線的目的地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