鼩鼱的子宮苔蘚和姓畸變有沒有研究價值?
當然有,這也是生物學的一塊拼圖。
萬一哪天發現鼩鼱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經濟價值,就可以利用現有技術大量繁殖。
另外這種冷門研究方向其實很安逸的,完全沒有競爭對手——諾貝爾獎得主?來來來,咱們聊一下鼩鼱的仔宮肌瘤……
道理都是一樣的,電子行業也能找到這種稀奇古怪的冷門研究方向,有些被主航道淘汰下來的科研人員,孜孜不倦的對其進行研究,無非就是混口飯吃。
排除這些冷門方向,剩下的主航道里面,電子行業最有前途的大方向當然是微電子,曲軍也一直在向這個方向靠攏。
常規的電子電路沒前途的。
不管是研究專業電路比如通訊電路或者計算機電路),還是專攻印刷電路板設計pcb設計),最後都會被積體電路打的滿地找牙,恨不得手電筒也裝上晶片。
事實上,八十年代選擇電子電路專業的碩士生博士生,很多後來都改行了,有人硬變軟,改行程式猿,有人大變小,改行微電子。
又小又硬的微電子才是王道。
微電子領域又可以分成兩個大方向,微電子電路設計和微電子工藝。
簡單來說,給手電筒畫一個電路圖叫電路設計,給積體電路畫一個電路圖叫微電子電路設計,大致就是這麼個意思。
熊紹松實驗室的感測器組,就偏向微電子電路設計。
董仙河的8085專案組,屬於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電路設計ic設計),在電子所的段位最高。
後世菊花廠的海~思晶片,也是搞ic設計的……
除了微電子電路設計,另外一個大方向是微電子工藝。
工藝是生產環節的技術,按照電路圖做一個手電筒出來,這叫電路工藝,按照電路圖做一塊晶片出來,這叫微電子電路工藝,大致就是這麼個意思。
微電子工藝還能細分為材料工藝,器件工藝等等,後世的臺~積~電就是搞這個的。
熊紹松實驗室的半導體組,也偏向材料工藝。
“來來來,老朱,快來看曲軍做的膜。”
熊紹松趴在超聲波顯微鏡上面,一邊看一邊誇獎:“這個膜做得很好!厚薄均勻,結構完整,完全不像新手做出來的,我當年第一次做膜,就做出一個大洞……”
膜、洞、做一類的字眼,熊紹松都咬得很重,曲軍懷疑熊紹松在開車,卻沒有證據。
“是熊教授教的好,我才學得快。”曲軍只好裝作沒聽懂,很謙虛的把榮譽都歸於熊紹松。
曲軍不知道別的實驗室是什麼樣子,起碼在熊紹松實驗室開車並不罕見,反正沒有女同志,大家熬夜做實驗做累了,偶爾開兩句黃腔,也算一種調劑和放鬆。
曲軍剛來的時候,大家還比較收斂,等到曲軍拒絕了董仙河的橄欖枝,不去高大上的8085專案組,一定要留在熊紹松實驗室,大家都把他當成自己人,開車不再避著他。
朱頭狗被熊紹松點名,勉為其難又裝作很感興趣的樣子,湊到顯微鏡前面看了一眼。
“哇!的確很漂亮,可以直接做表徵了,熊教授,要不要我幫忙?”
只是一個溶膠凝膠法制備鈦酸鍶鋇薄膜的入門實驗,全實驗室除了韓睿和曲軍,其他實驗狗都不稀罕做。
韓睿是底層實驗狗,沒資格上爐子,等他反覆揮舞拖把一萬次以上,坐冷板凳一千小時以上,盡掃驕嬌二氣,才能獲准做這個鈦酸鍶鋇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