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請坐吧。”
曲軍對幾位不速之客招呼一聲,繼續他的“講課”。
歡迎請坐,沒說歡迎提問,這是“1024”專案組的內部交流,話語權掌握在曲軍手裡,再多幾個聽眾也沒關係。
沒想到時間不長,真的又來了好幾個聽眾,把本來就不大的辦公室擠的滿滿當當。
文教科研單位的學習氣氛都比較濃厚,清華園這樣的頂級學府更是如此,數學系的老師大多有喜歡學習的怪癖,對知識如飢似渴,陪老婆逛街也會研究一下路口紅綠燈的控制算式,聽說證明莫德爾猜想的曲軍在講課,都要趕緊來聽一聽。
那可是莫德爾猜想,數學王冠上最耀眼的一顆明珠的底座。
曲軍完成莫德爾猜想的證明,就已躋身世界一流數學家的行列。
在單位裡要注意影響,自副教授以下,如果聽說曲軍講課卻表現的不積極,會給領導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
曲軍沒有讓這些聽課老師失望,滔滔不絕繼續介紹數學分支學科,天馬行空,講到哪裡算哪裡。
因為記憶裡的資料太多,曲軍中間打了個磕絆,隨即點開一本二十年後的數學辭典,挑選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新出現的分支學科,逐條介紹。
在聽課老師看來,卻是正常的整理思路,現在已經超出費馬大定理的技能樹,曲軍還能講得頭頭是道,果然是世界一流的數學家。
自愧不如!
外行人往往以為,數學研究在二十世紀發展不大,遠不如同期的電氣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核技術那麼耀眼,其實這種觀念大錯特錯。
勾股定理,二元一次方程,最多知道個微積分,外行人的數學認知到此為止,都是幾百年前的數學家玩剩下的,當然沒有變化發展。
實際上隨著第三次工業革命,在各種新興學科的促進下,數學研究也出現了爆炸性發展,新的分支學科和研究方向大量湧現,根據資料統計,總數已經多達七千多個,其中有很多都是二戰以後出現的。
這些新出現的數學分支學科和研究方向,正好是滿屋子聽課老師的短板。
由於國內的學術環境相對閉塞,國內數學界的底子,其實是由五十年代第一批歸國數學家打下的,除了和北極熊有過短暫的蜜月期,和其他數學強國很少交流,在場的聽課老師有一個算一個,對五十年代以後出現的數學研究方向,瞭解都比較片面。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很多站著聽課的數學老師也拿出筆記本,圍在年輕的曲軍身後,認真做筆記。
曲軍照本宣科,講講停停。
都是隨身圖書館裡面現成的資料,分享給大家,也算惠而不費的一件好事。
“今天就到這裡吧,跑題跑太遠了。”眼看擠在門口的數學老師越來越多,曲軍及時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