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著新鮮熱辣的兩個課題,曲軍回到半導體實驗組,繼續當他的底層實驗狗。
而且當的樂在其中,不亦樂乎。
好玩的東西很多,光是顯微鏡就有好幾種型號,既有常見的光學顯微鏡,也有少見的熒光顯微鏡,還有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的電子顯微鏡和超聲波顯微鏡。
比如朱頭狗當寶貝一樣看著的超聲波顯微鏡,在包括半導體在內的很多領域有廣泛應用,但是國內剛剛實現自主生產,遠比鐵馬農用車和昌河面包車更難買到,曲軍進組好幾天了,還沒撈到上手的機會。
更值錢的進口裝置也不少,光是一號爐和二號爐兩個爐子,都比感測器組的茅臺酒盒子貴多了,曲軍現在只知道一號爐是燒結爐,二號爐是退火爐,都是生產半導體材料不可或缺的器材,只是管理更加嚴格,低階實驗狗嚴禁操作。
此外還有合金靶材濺射儀,清洗機,光譜儀,霍爾儀等等,整體偏向半導體材料生長和製備工藝。
熊紹松擅長跨界,或者說由於國內技術人員的匱乏,被迫跨界搞研究。
但是,跨界也是有限度的。
在電子產業這個大框架下,半導體領域又有很多不同的研究方向,在某個方向做出一種拳頭產品,就能養活一個上百人的大型實驗室和幾千人的跨國公司。
熊紹松實驗室的半導體組只有十幾號人馬,就像非洲草原上一隻尚未成年的胡狼,只能從獅子、鬣狗和獵豹的牙縫裡搶食,研究課題玩不起高精尖和大規模,以“填補國內空白”為主。
如果用後世的眼光來看,感覺有點o。
但是放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時代背景下,“填補國內空白”同樣有很重要的意義。
幾乎所有的電子產品,都遵循這樣一個規律,什麼東西國內做不了,老外就會賣出天價,等到實現國產化了,老外就會大幅降價,從熊紹松實驗室的超聲波顯微鏡到使用七號信令的程控交換機,無一例外。
“曲軍同學,恭喜你升官了,現在咱倆一般高,平起平坐。”
朱頭狗操作燒結爐的間隙,和曲軍開了一句玩笑。
曲軍接下第八章《通訊協議和信令》和《七號信令詳解》兩個課題,某種意義上也算一個專案組組長,一隻自立門戶的頭狗,不過是個光桿司令,曲軍手下沒有兵,自己領導自己。
“我都升官了,能不能上爐子?”
曲軍慢慢熬資格,肯定有機會操作超聲波顯微鏡,燒結爐和退火爐卻是朱頭狗獨享的權力,除了熊紹松之外不容其他實驗狗靠近。
“肯定不行!”
朱頭狗警惕性很高,一口回絕:“你知道這一爐子原材料有多貴嗎?萬一燒壞了,咱們實驗室喝西北風去。”
燒結半導體材料和燒菜一樣,也是有手藝的,朱頭狗長期掌勺,燒的一手好菜,豈能讓曲軍這個刷盤子的洗碗工篡位。
“那好吧,我不上手,我就跟著看看。”曲軍自覺站在朱頭狗的身後。
“只許看,不許動!”朱頭狗還不放心,像老婆開瑜伽直播了一樣,恨不得把燒結爐的關鍵部位打上馬賽克。
曲軍發揮兩世為人臉皮厚的優勢,盯著燒結爐的關鍵部位目不轉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