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曲軍在電子專業的基礎太差,需要學習的知識太多,只能猥瑣發育,抓住一切機會加快自己的成長速度。
在熊紹松實驗室實習的半個多月卓有成效,他從郎頭狗的感測器組“畢業”後,對實驗室的基本流程已經大體掌握,對感測器的專業知識也略知皮毛。
隨身圖書館的實驗樓,也開通了一個微電子實驗室。
這個實驗室裡面的儀器裝置,和熊紹松實驗室的感測器組大致一樣,感測器組的郎頭狗不像朱頭狗這麼小氣,除了最貴的一臺鐳射電位測試儀,其他儀器儀表都已解鎖。
檔次還可以的一個實驗室。
由於關係到國~防~科技和航空航天事業,國家對感測器一直很重視,再加上感測器的分類比較瑣碎,具體到某種單一型別的感測器,研發投資一般並不大,咬咬牙都搞得起,所以國內感測器的研究開發水平並不差。
和發達國家相比,最多落後一代,某些分類只落後半代甚至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比如熊紹松實驗室在搞整合感測器,就是這個年代的主流產品,更先進的智慧感測器剛剛冒頭,還沒有大規模應用。
曲軍也跟著沾光,隨身圖書館的微電子實驗室還算比較先進,哪怕上最尖端的課題,顯微鏡、示波器和頻譜分析儀這些基本儀器都夠用了。
所差的只是高階裝置。
但是曲軍知道,電子儀器的更新換代也很快,各種新儀器新裝置層出不窮,如果跟不上發展,這個微電子實驗室很快就會落後。
我們的感測器雖然只比國外落後半代,但是直到四十年後,也沒有追上他們。
在實驗室裡效能優異,卻不能實現產品化。
就算勉強產品化,也搶不到市場。
自己不能養活自己,不能持續的研發和投入,很快又被甩開。
然後國家再投入,再追趕,總是比發達國家差半代。
電子行業就是這樣,以戰養戰才能活下去,贏家通吃,輸家淘汰,發達國家連續贏了幾十年,專業壁壘越來越高,追趕難度越來越大。
想要彎道超車,必須從新產業入手,半導體行業就比感測器新得多。
電子類的科研實驗都比較熬人,操作週期和觀測週期動輒多少多少分鐘起步,曲軍跟著朱頭狗看他操作燒結爐,搞完已經十點半了。
“朱老師,我今天有事請個假,早走一會兒。”
熊紹松實驗室都是夜貓子,做實驗經常到半夜兩三點,有時候還要連軸轉,但是曲軍吸取上輩子的教訓,每天晚上到了十二點堅決撤退,不和他們同流合汙。
想熬夜以後有的是機會,等到曲軍自己當了實驗負責人,不熬也得熬。
喜歡重生之學霸的快樂你想象不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學霸的快樂你想象不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