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軍既然選擇了電子工程專業,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電子所就是他的主戰場,熊紹松教授交給他的第一個任務必須完成,而且要完成的漂亮。
用經驗值兌換一本《通訊原理》,直接複製貼上《通訊協議和信令》的相關內容,肯定是最簡單的辦法,而且能在熊教授這裡搏個頭彩。
但是曲軍想到一個問題。
教材編寫和證明莫德爾猜想的論文不一樣。
證明莫德爾猜想的論文不怕質疑。
一步步的證明過程黑紙白字就在那裡擱著,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全世界的數學家都能看到,有什麼疑問你自己慢慢研究吧。
教材編寫沒有這麼嚴密的邏輯,很多概念的定義如果不能提供出處,根本無法服眾。
你說通訊協議分七層,是誰規定的?又有哪些主流廠家採用了這種標準?如果完全說不清,那也可以分成六層或者八層。
必須要有詳細的引用文獻目錄。
但是,“本週限免”刷出來的老版《通訊原理》教材,沒有詳細的引用文獻目錄。
翻看牛皮紙袋子裡熊紹松提供的資料,倒是有一張文獻目錄,但是沒有幾條,看樣子是他憑記憶隨手寫下來的,萬里長征剛剛邁出第一步。
另外還有一張課題登記表,編寫第八章《通訊協議和信令》當然也算一個科研課題,負責人一欄就寫著熊紹松的大名,截止日期到12月底。
感覺熊教授心夠大的。
現在距離12月底也就是兩個多月,如果不是“恐piu塔”的小插曲,這個課題還裝在牛皮紙袋子裡,躺在資料櫃睡大覺。
“熊教授,咱們實驗室一共有多少課題任務?”
雖然不能直接搬運83年84年的現成教材,但是有強大的隨身圖書館,肯定可以輕鬆搞定第八章《通訊協議和信令》,最多浪費一點時間和經驗值。
本著“摟草打兔子”的精神,曲軍想再找一個合適的課題一起搞,加快成長速度。
“那可多了,你去資料櫃裡查吧,看完把櫃子鎖上。”
熊紹松交給曲軍一把鑰匙,然後就開始忙自己的事情。
教材編寫的優先順序比較低,幾個人合作又難免有人拖拖拉拉的,根據以往的經驗,只要在寒假下學期開學之前,完成第八章《通訊協議和信令》的定稿就足夠了。
由於人才匱乏和技術落後,電子行業的各個部門單位遇到技術問題,最後都會找電子所尋求幫助。
熊紹松的手頭還有更多更重要的課題,一項挨著一項,時間安排的很緊張。
曲軍在資料櫃裡,果然找到了熊紹松實驗室正在研究的全部課題資料,以及尚未開始的課題計劃。
有些是郎頭狗和朱頭狗正在做的專案,比如郎頭狗做的的整合感應器,委託方是一家軍工單位,將來要用到坦克車和裝甲車上。
難怪資料櫃要上鎖。
不過透過這個專案,熊教授的江湖地位可見一斑。
算是一隻大牛,但不是第一流的超級牛。
真正的超級牛如果研究感應器,最少要用在飛機上,更厲害的國寶泰斗級科學家,在為火箭研究感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