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陽外語學院,沈榮的家裡。
“好文章啊,似匕首,似刀槍,銳氣十足卻別開生面,認真修改一下,可以當做研究拉美文學爆炸現象的論文發表,可以推薦作為西語專業的閱讀資料,真把我們這一幫老傢伙都比下去了。”
沈榮摘下老花鏡,眼睛還戀戀不捨地盯著曲軍的反擊文章,回味再三,意猶未盡,他衝曲軍笑了笑,拉開抽屜把稿子放了進去,咔噠一聲鎖了起來。
“這篇文章不能發,先放在我這裡。”
“為什麼?”
曲軍被他的神操作搞得有點懵,老狐狸都這麼擅長先揚後抑嗎?
“你的用詞太激烈,李老的文章雖然也有點過火,但他的身份地位在那裡擱著,不是你能罵的,如果把這篇文章發出去,非但不能為你的《百年孤獨》辯解,而且適得其反,引來更多的指責……”
“百家齊放,百家爭鳴嘛,不用這麼前怕狼後怕虎的吧?”
曲軍更習慣後世的寬鬆氣氛,不習慣這個年代凡事都要忍三分的態度。
“雖然只是學術爭論,但是每種學術意見後面都有一群大活人,李老著作等身,在很多對外部門都有很大的影響,‘長者責,需順承’,你這樣老虎屁股摸不得,被李老批評幾句就一蹦三尺高,有理也變得沒理。”
“我明白,就像老人和年輕人吵架,大家不問是非曲直,先覺得那個年輕人理虧是不是?”曲軍不以為然的舉了個例子。
“對,社會風氣就是這樣,不用抱怨不公平。”沈榮聽出了曲軍的潛臺詞,搶先堵住他的話頭。
“哪怕那個老人為老不尊,倚老賣老,年輕人也不能為自己辯解嗎?”
“那也不用吵架,用事實說話,用作品說話嘛。”
沈榮語重心長的勸道:“下一期《百年孤獨》的連載即將和讀者見面,用作品為自己辯解才是最有力的回擊,另外下一期雜誌臨時改印,從你的那篇《馬爾克斯研究》裡節選一部分內容刊登,也算是正面回答了李老的質疑,你就不用再來添油加醋了……”
“沈教授,你這有點自欺欺人啊,我可沒有你這種唾面自乾的精神。”
曲軍嘴上不依不饒,心裡卻不得不承認,沈榮也有他的難處。
八十年代還很傳統,報刊雜誌又號稱無冕之王,受到輿論批評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才能得到公眾的理解和支援。
“你要體諒雜誌社的處境,如果挑起全社會關注的大辯論,風浪太大就會失去控制,萬一上級領導下命令整改雜誌社,或者停止刊發連載《百年孤獨》,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了。”
沈榮接著勸道:“就像你說的那樣,李明良的批評現在還只限於學術爭論,上級領導對輿論走向非常關注,但是並沒有表態,再堅持一個月,《翻譯窗》和《寰宇文學》也要開始轉載你的《百年孤獨》,讓更多的讀者看到你的作品,讓真正的讀者瞭解你的作品,自然能夠得到公正的評價,在這個節骨眼上我不希望你把事態擴大,橫生枝節,明白嗎?”
曲軍沉吟良久,點頭說道:“那好吧,我答應你,我不會發表這篇文章,現在可以把稿子還給我了吧,這是我寫的,隨時能再寫一份出來,你扣著有什麼用?”
沈榮自失一笑,開啟抽屜拿出那篇反擊文章,遞到曲軍面前卻又停了下來。
“你保證不發表?”
“我保證我不發表。”
曲軍信誓旦旦。
“那就好。”沈榮終於把稿子還給曲軍:“其實也沒有那麼嚴重,只要你不還嘴,李老也不會揪著不放,這場風波慢慢就會平息下來,你也不用為我擔心,以前搞運動的時候,我也是個老運動員,這點壓力還能頂得住……”
出了外語學院,曲軍沒有直接回家,而是拐到紅旗路集貿市場,給魏建打了一個電話。
這年頭沒有滿大街的共用電話,思達物流和為民食府卻各有一部新裝的電話,都是領導開通綠色通道,郵電局特事特辦,專門放了一條電纜過來開通的電話,也幸好這年頭還沒有推廣電纜入地,電線杆子掛著就過來了,所以開通的這麼快。
曲軍摸出通訊錄小本本,查到魏建的聯絡方式,這貨為了抱大腿,給曲軍留下的聯絡方式非常詳細,電話號碼就有三個,辦公樓的電話,家屬院傳達室的電話,另外還有一個好哥們的緊急聯絡電話。
曲軍先打這個好哥們的緊急聯絡電話,電話響了半天,沒人接。
什麼隨叫隨到,隨時轉告,根本不靠譜。
再打家屬院傳達室的電話,這次倒是很快接通,接電話的不知道是個大爺還是大叔,可能經常接電話叫人,不緊不慢的讓曲軍稍等,過了一分鐘後,電話裡就能遠遠聽到他的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