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問題沒有逃避,而是想辦法解決,這在一個營業員中算是很難得了。楊逸問他:“這些困難,你有沒有和宋總談過?”
他不緊不慢道:“有談過,也提過建議。宋總總說以後會改,以後會越來越好,卻從沒有把這些建議推廣過。”
楊逸點了點頭,決定向宋藝成求證,順便和宋藝成談談。且不論馬紹提的問題合不合理,建議行不行得通,他這種待度,明顯會打擊員工的積極性。
楊逸還發現一個現象,馬紹是所有人中,包括宋藝成,最晚一個下班的,車友的大門幾乎每天都是他關的。
在談話中,很多員工都會說諸如:“……那天馬紹關的門。”或者是:“我先走了,只有馬紹在店裡。”
車友的營業時間是固定的,用塗了金漆的鐵板刻了字貼在大門口的牆上,但是有時候到時間店裡還有客人購物。或者臨時有會員過來洗車,店面也不能關,誰知道在洗車的過程中他們會不會順便買些什麼。所以當班的洗車工和店裡就必須有人。這時,店面留下來的肯定是馬紹。
對於這樣一個人,楊逸覺得很可以在管理方面對他進行系統的培養,開分店的時候,就是一個現成的店長了。
而竇通呢,人家洗車用很多水,花很多時間。他不,每次都按培訓時的步驟不折不扣執行,洗車部的同事總笑話他古板,他也不反駁。反正培訓是怎麼教的,他就怎麼來,絕對不會往車頂多塗一點清潔劑,在把泡沫清洗幹淨後也不會放任水管裡嘩嘩地流,每次洗車,都比別人走幾步路,多關幾次水龍頭。
這是執行力超級棒的表現。
楊逸也決定從管理上培養他,開分店時可以當內部培訓師,也可以負責洗車部,看情況而定。
宋藝成承認馬紹確實有跟他提過幾次諸如a商品放在b商品旁邊不如挪個位置之類的建議,他覺得相差不大,也就沒去管他。
楊逸笑道:“你有沒有聽過有的超市把啤酒放在嬰兒奶粉的貨架旁邊?下班後去買奶粉的年輕父親們大多數會順帶著買兩瓶啤酒回去?”
“還有這事?”宋藝成訝異不已。
聽到楊逸對馬紹和竇通的評價,宋藝成也很茫然。他知道這兩人工作努力,卻從沒想過把他們提拔起來負責一個部門。
楊逸道:“現在當然還為時尚早,總得我們開分店才提嘛。不過,俗話說十年樹樹,百年樹人。這人才,是要提早儲備的,要不然,我們哪有人手開分店?”
宋藝成點頭稱是,道:“還是你看得準,難怪雲山常說要是車友交到你手裡,不出三年,肯定名聲大躁,紅遍大江南北。”
常雲山便呵呵地笑,道:“要是亦成肯辭職過來,我一定把這總經理的位子拱手相讓。”
楊逸戲謔道:“看來,我是有搶班奪權的節奏啊。”
三人都大笑起來。
楊逸又道:“我們把任職條件做出來後,你們去招人一定得按上面的條件來。一個企業最怕什麼?最怕沒有執行力,或者執行力不到位。所謂一流的創意不如三流的執行力。執行力做得不到位,就成了紙上談兵,毛用沒有。”
透過堅決辭退穆春事件後,大大咧咧的常動雲山也意識到執行力的重點性,聽得不住點頭,連聲應和道:“就是就是。藝成,你聽到沒有?可得記在心裡呀。”
車友目前沒有人力資源部,招人都由宋藝成一手包辦。
宋藝成便拍著胸脯保證,以後一定一絲不茍按和楊逸商議的員工手冊辦。員工手冊上,他們先列出每一崗位的任職條件,以及崗位職責。這一點是公開的,每個員工都需重新培訓員工手冊上的內容,平時沒事,也可以拿去看。如果覺得自己的能力符合哪個職位的條件,也可以毛遂自薦,經考察合格,即可上崗。
這是楊逸新規定的,已經在大會上宣佈了。那些向楊逸遞建議書的人,已經在絞盡腦汁朝著上面的條件有的放矢地努力,力爭能夠早日更上層樓。
楊逸把考察方法交給宋藝成,暫時由他考察,並叮囑他要做到公正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