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齊王一封信寄到漢中,不出數日陝西省就送來了他要的餅幹, 還搭著幾車馬口鐵盒裝的禽、肉、魚罐頭, 純肉的火腿腸, 耐放的醬肉、火腿、肉鬆,以及成筐的鹹蛋、松花之類。
押車來的是周王府侍衛指揮使餘遠, 足顯了周王對此事的看重。
他將長長的單子遞向齊王、楊侍郎與堂上眾將官:“這些是周王殿下從漢中府急徵來的,請殿下和諸位大人先用著。其餘各府也都在趕著做這樣的新軍糧,不出數日亦當陸續送到。我們殿下說, 既是齊王殿下覺得好, 定是於戰事有利, 殿下自要傾全力供應。以後送來的軍糧中,配的餅幹、肉食自會再加多。”
齊王頷首道:“你回去代本王致謝。”
楊侍郎代收了單子, 送往下頭軍需官處核對, 又向西南深施一禮, 感激地說:“有勞周王殿下費心, 有了這樣輕巧的軍糧,王師哨探還能再放遠數裡, 更易察知虜寇動向了!”
幾位將官則行軍中禮, 請餘指揮回去代他們向周王致意。
餘指揮頷首道:“我們殿下若知道這批軍糧能有如許功用, 定然歡喜。這些是與大軍用的糧食, 下官這裡還為王爺捎了一封信給齊王殿下, 另有一箱宋三元與桓僉憲新制得的電筒——”
這電筒憑電珠照明,可拿在手中,隨身使用, 極方便輕巧。剛製出來不幾天,還不曾獻到京裡,殿下便吩咐先送往軍前。
望殿下與諸位公侯善加使用,毋負殿周王厚意。
他從懷裡取出周王的親筆書信,雙手奉給齊王身邊的內侍,而後叫隨行的千戶捧上來一個小小的黃花梨官皮箱。
箱門開啟,露出三行抽屜,上兩行是一行三個的小抽屜,最下是整條的長抽屜。指揮使一個個抽出來,只見上頭小抽屜裡各藏著兩支兒臂般粗長的白鐵棒,底下那個則裝了滿滿一抽屜比上頭鐵棒細些,有其三分長短的圓筒。
底下那東西只裹了層黃乎乎的殼子,連雕鑲都沒有,並不出奇。但上頭那些鐵棒卻有些特別——棒子一端大出來一圈,頂上鑲著玻璃面,玻璃裡面看得出是個銀閃閃的小碗,當中捧著個玻璃珠。
齊王一眼便認出那玻璃珠就是電珠,眯著眼道:“這是將那手搖發電機改成了個電棒子?”
楊巡撫離開漢中前,卻見識過市面上沒有的直流電套裝,輕輕搖頭:“只怕這電棒裡是空的,那小錫罐便是個電池吧?裡頭包的是玻璃和電池液麼?”
這個就不是餘指揮說得出的了,只道:“這的確是叫電池,桓大人給我們王爺時說,是宋府尊改造過的,不怕摔了流電池液,比原先玻璃瓶的方便。”
楊大人上去拿了個電池細看,又晃了晃,卻沒聽見水聲。有心開啟看看裡頭是什麼樣,又覺著這電池珍貴,不值得為他一時好奇就損壞一個。
連他都不碰電池了,旁人看著這東西的賣相,更沒有細看心思,都去看那些電筒——
若在京裡,他們自持身份,還要矜持地等著人介紹,如今在軍前,哪裡還有那麼多規矩。最年輕的成國公大步上前拿起了一個鐵筒,在手裡掂了掂,卻是異乎尋常地輕。
他摸著腰上有個突起的地方,用力按了兩下,也不見亮,便皺眉問道:“這電棒如何能亮?是否要裝上那邊的‘電池’?還請餘指揮為殿下與我等演試一回。”
餘指揮使應了聲“諾”,上前拿起另一個電筒,又從最底下那抽屜裡取了兩個灰樸樸的圓筒塞進去,再按住電筒腰上突起的鐵塊,往下抹了一下。
一道炫目的黃光瞬間亮起,正對著電珠看的人眼前瞬間烙下一絲暗線。
他們的帳子裡雖然透進天光,這電筒裡照出的光卻還是清晰可辯,是一道光柱映照著飛舞的灰塵,在帳壁上打出一個圓形光斑。
齊王難以自抑地向前走了一步,成國公動作則更快一步,幾乎是搶過手電筒,也不怕晃眼,對著電珠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