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他看向秦昇,突然哈哈一笑道:
“賢婿,世人都說你是世間少有的英雄豪傑,想不到竟然也能想出如此陰損的招數。”
“陛下說笑了,臣只想為大隋徹底消除高句麗這個心腹大患,至於說區區虛名,不要也罷。”
秦昇嘴上謙虛,心中卻忍不住暗暗發笑。
因為這哪裡是他想出來的陰損招數,歷史上唐朝就是這麼滅高句麗的。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時候,不斷聯合新羅對高句麗發動小規模戰爭,不求一戰滅掉高句麗,只求不斷削弱高句麗的國力。
到了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後,眼看高句麗徹底不行了,才最終對它發動了滅國之戰,徹底消滅了這個硬生生拖垮前朝的心腹大患。
只不過隋末唐初因為將大量精力花在了對付突厥人身上,反而給了高句麗人喘息之機,讓他們的國力在唐朝初年甚至跟中原王朝不相上下。
而如今離大隋三徵高句麗過去並不久,去年五萬高句麗大軍又在河北道經歷了一場慘敗,可以說如今高句麗人的處境好不到哪裡去。
因此如果現在就將高句麗當做府兵的練兵場,不斷從水路深入腹地執行弱高句麗的策略,用不了幾年高句麗的國力就徹底垮了,自己也不需要跟歷史上的唐朝一樣需要花兩代人的時間才能滅掉高句麗。
只是有件事他一定要提醒楊廣:
“陛下,一旦臣派兵深入高句麗腹地去襲擾高句麗軍民,高句麗人疲於奔命,必然會派人來請降稱臣,請陛下無論如何都不能答應,絕不能給高句麗人任何喘息之機。”
畢竟楊廣是出了名的好大喜功,不可不防。
楊廣並不知道秦昇心中的小九九,只是點了點頭,笑笑道:
“你放心,朕知道該怎麼做,當初朕給過他們機會,是他們自己不珍惜。
這一次,哪怕高句麗王高建武要認朕為父,朕也覺不會再答應他們的請降!”
說到最後的時候,楊廣分明有些咬牙切齒。
因為在第三次征討高句麗時,大隋名將來護兒已經攻佔了高句麗重鎮畢奢城,直逼平壤城,高句麗王高元不得不遣使請降,送回了大隋叛將斛斯政。
楊廣因為國內的叛亂越來越嚴重,認為教訓高句麗人的目的已經達到,便下令撤軍了。
可沒想到隋朝大軍剛一撤回,高句麗人便立即反悔,高元拒絕入朝,依舊堅持與隋朝為敵。
而高句麗人此舉意味著大隋三徵高句麗的徹底失敗,徹底扯下了楊廣的最後一塊遮羞布,使得他威望掃地,再無任何重整河山的可能,如何不讓楊廣記恨在心呢!
不過隨後,楊廣又似乎想到了什麼,沉聲對秦昇道:
“你麾下似乎沒有哪一位將領精通水戰,這樣吧,朕加封來護兒為水軍大都督,命他率水軍隨你一起征討高句麗。”
“多謝陛下!”
秦昇不動聲色謝過楊廣,心中卻是如明鏡一般。
他哪裡猜不到楊廣的小心思,既想打高句麗,又擔心將龍船借給會讓自己實力大增,便想到封來護兒為水軍大都督,以此來制衡自己。
不對他對此也無所謂了,反正正如楊廣所說,他麾下猛將如雲,還真沒有一個精通水戰,若是有來護兒相助,便無需懼怕高句麗的水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