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聽完再一次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因為他之前想過無數種原因,卻唯獨沒有想到自己三徵高句麗不利竟然是因為給將士的好處不夠多。
他很想反駁秦昇的謬論,卻不知道該從哪裡下嘴。
而且此刻他也終於明白,秦昇之前為何要沒收關隴貴族在河北那麼多的田莊和土地,原來一切都是為了恢復府兵制。
不過他心中倒是有個聲音一直在提醒他,或許秦昇的想法當真可行。
若是將關隴貴族的土地分給這些府兵和他們的家人,就能換取他們在遼東戰場上跟高句麗血戰到底,怎麼看都是一樁很划算的買賣。
但他心中還是很是懷疑,之前他三次傾舉國之力都滅不掉高句麗,難道秦昇憑著這些為了田地和榮譽而戰的府兵,就能滅得掉他們嗎?
秦昇似乎再一次看出了楊廣心中的疑惑,再次沉聲解釋道:
“陛下,臣之所以跟你借龍船去再徵高句麗,並不是想速戰速決滅高句麗,而是為了弱高句麗。”
“弱高句麗?”
楊廣看著秦昇,眼神越發不解。
秦昇笑了笑,隨即繼續解釋道:
“經過之前三次征討高句麗,顯然陛下也發現了,高句麗人並不好對付,他們跟中原人接觸的時間很早,對我們漢人的冶鐵鍛造技術瞭如指掌,因此他們的兵器和鎧甲絲毫不弱於我們中原的將士,甚至不少高句麗將領對中原的兵法都頗有研究。
除此之外,他們又跟塞外其他遊牧民族有著很深的接觸和來往,對弓馬騎射都有心得,馬上作戰功夫絲毫不比突厥人差多少。
因此可以說,高句麗人完全結合了中原漢人和草原遊牧部落的優勢,極其難對付,因此想要速戰速決滅亡他們並不現實。”
楊廣沒有說話,神情卻變得越發凝重。
因為當初他的想法就是高句麗人再強,但大隋出動幾十萬大軍伐之,高句麗彈指可滅。
可最終,現實卻無情給了他一個重重的耳光。
他三次傾舉國之力征伐高句麗,最終不僅沒能滅得了高句麗,反而讓大隋元氣大傷,險些二世而亡。
因此,他更想聽一聽,自己女婿到底是打算怎麼個弱高句麗法。
秦昇看了楊廣一眼,而後繼續說道:
“之前陛下三次征討高句麗,雖說沒能徹底滅亡他們,卻也讓他們損失慘重。
他們為了防止大隋再次進犯,在邊境上修建了大量的城池要塞,部署了大量兵馬。
可如此一來,他們高句麗的腹地難免就兵力空虛了。
因此,臣並不打算一戰滅高句麗,而是打算派府兵從水路殺入高句麗腹地,不攻打那些易守難攻的城池,而是不斷襲擾他們沿海,殺傷他們的軍民,毀壞他們的村莊農田,使得高句麗的軍民疲於應對,根本無法安心從事生產。
如此一來,不出幾年,高句麗國力必然每況日下,民怨四起。
待我大隋消滅各路反賊,重新一統天下之下,便可以著手發動對高句麗的滅國之戰,徹底滅亡大隋的這個心腹大患,一了陛下的夙願了。”
“說得好!”
當聽到秦昇打算幾年後滅了高句麗,了卻自己的夙願,楊廣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盪,忍不住撫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