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不知沉默了多久,還是郭文懿看了一眼另外五人,第一個緩緩開口道:
“如今逆賊李密雖說已經逃往關中投奔李淵,但河南道一帶還有不少瓦崗軍的餘孽,還有竇建德劉武周之流對東都虎視眈眈,此時實在是不宜讓陛下返回東都呀。”
有時候在官場上說話就是如此,有很多話不能明著說,只能搬出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至於這話背後的真正含意,只有靠對方自己去領悟了。
而郭文懿的話無疑說出了在場另外五人的心聲,接下來如何阻止楊廣回東都便成為了他們六人心照不宣的共識。
盧楚既然將另外五人叫來自己府上,心中自然早就有了計較,如今見他們五個大眼瞪小眼,當即緩緩開口道:
“大業十二年七月,陛下之所以萬離開東都南下巡幸東都,無非是因為河南道的匪患愈演愈烈,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東都的安危。
陛下害怕朝廷守不住洛陽,更害怕自己落到亂匪手中,便帶著不少宗室和大臣躲到了江都,沒想到卻差點死在叛亂的驍果軍手中。”
說到這裡的時候,盧楚眼中分明閃過一絲稍縱即逝的遺憾。
若是楊廣死在江都之變就好了,他們幾個便可以藉機扶持年幼的楊侗在東都即位,藉著擁立之功更上一層樓,名正言順徹底掌控朝中大權。
“如今只要讓陛下知道東都依舊不甚安全,他自然而然就會打消返回東都的念頭,安安穩穩待在江都過完後半生。”
“可如今連號稱有四十萬之眾的瓦崗軍都被秦昇給平定了,誰還能威脅得了東都的安危。”
一直沒有說話的元文都聽完忍不住微微皺起了眉頭,說出了心中的疑慮。
“不!”
盧楚聞言不由冷笑一聲:
“如今敗的只是李密,瓦崗的大將黃君漢、先前依附瓦崗的孟讓、徐圓朗、盧祖尚和周法明可依舊擁兵在外,割據一方。
若是他們繼續與朝廷為敵,不斷出兵襲擾河南道,陛下很有可能會為了安全起見,打消回東都的想法。”
黃門侍郎趙長文聞言不由連連搖搖頭:“李密一倒,恐怕他們幾個早就被秦昇嚇破了膽,哪裡還敢再與朝廷為敵……
不瞞你們說,盧祖尚已經派人來京城探口風了,說是想要歸順朝廷,只是此事被我暫時壓了下去。”
說到盧祖尚的時候,趙長文下意識看了盧楚一眼。
因為這個盧祖尚一直自稱是范陽盧氏子弟,但身為范陽盧氏家主的盧楚可從來沒承認過此事。
但此時盧楚卻像是沒聽到趙長文說什麼一樣,只是冷笑一聲道:
“他們之所以想投降朝廷,是因為他們覺得只要投降了,朝廷便對他們之前的所作所為既往不咎,他們也能借此保住自己一條小命。
只要我們打破他們的這種幻想,他們為了活命自然會拼死抵抗,到那時陛下見到河南道局勢不穩,自然就不會再考慮回東都了。”
“可是,我們要如何打破他們心中的幻想了?”
此時終於輪到皇甫無逸開口了,同樣問出了其他人心中的困惑。
盧楚並沒有直接回答,反而看向一直默然不語的左驍衛大將軍段達,隨即淡淡一笑道:
“這件事可能就要辛苦一下段大將軍,去見王世充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