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抬眸,眼底閃過一絲瞭然——上輩子這一幕何其相似。
如今他雖年僅十六,卻已歷經兩世沉浮。
他記得此戰雖勝,卻因糧道被擾險些功虧一簣,更記得噶爾丹假意投降的狡詐...
“兒臣以為,當戰。”他聲音清朗,在滿殿驚愕中穩步上前,“但需三策——”
“其一,分兵兩路,主力佯攻昭莫多,另遣精騎繞道巴顏烏蘭,斷其退路。”
“其二,命漠北蒙古諸部提前囤糧於翁金河,以防糧道被截。”
——這正是前世康熙事後懊悔未做之事。
“其三...”胤礽頓了頓,眼神銳利,“噶爾丹若降,必是詐降,兵者詭道,寧可多慮,不可不防!”
康熙眸光驟亮,手中茶盞“咔”地擱在案上:“好!”
他起身大步走到輿圖前,重重拍在胤礽肩上:“朕的太子——”龍目掃過眾臣,聲如金玉相擊,“可比你們這些老成持重的,更懂兵戈之道!”
眾臣俯首間,胤礽垂眸掩去眼底波瀾。
這時一旁的胤禔也站了出來,他眉如刀裁,眼若寒星,輪廓分明的面容在燭光下更顯冷峻。
此刻薄唇緊抿,下頜線條繃得鋒利,整個人透著一股銳氣,彷彿一柄出鞘的利劍。
“兒臣願隨皇阿瑪出征!”。
康熙眉頭一皺:“胡鬧!你...”
“兒臣也願往!”胤祉不甘示弱。
胤祉猛地跨前一步,眼角餘光瞥見胤禔那副得意洋洋的嘴臉,後槽牙都快咬碎了——這個莽夫!
平日裡仗著長子身份,霸著太子哥哥不說,這時候了都要搶風頭!
他袖中的拳頭捏得咯咯響。上次秋獮,這廝故意射落自己看中的白狐;上元節宴,又搶走二哥身邊的席位...
見朝中大臣大多還是持反對意見,胤礽眼中滿是無奈?
他太瞭解自己皇阿瑪了——這位帝王一旦聖意已決,便是九牛難回。
親征之事,朝堂上再多的勸諫也不過是徒勞。
這時小狐狸在一旁叭叭,【宿主,他們好像都跪了誒,要不咱們也跪一個。】
胤礽:好主意。
他剛要屈膝——卻被身旁的胤禔一把拉住。
“弟弟別跪,”低沉的聲音在耳畔響起,胤礽還未及反應,便被一隻有力的手臂穩穩扶住。
胤禔身形挺拔如松。
“春寒料峭,弟弟當心舊疾。”他聲音壓得極低,唯有近處的胤礽能聽見。
胤祉在一旁看得眼角直跳——那莽夫嘴上說著冠冕堂皇的話,可環在他親親二哥腰間的手是一點沒松!
更可恨的是那張常年冷峻的臉,此刻嘴角都快翹到耳根!
胤祉死死攥著袖子,內心咆哮:裝什麼!把我親親二哥鬆開!!
胤禔正美著呢,突然覺得後頸一涼。抬頭望去,只見康熙正死死盯著他,那眼神活像要把他狠狠錘一頓。
胤禔嚇得一激靈,連忙鬆開胤礽,規規矩矩站好。
康熙冷哼一聲,這才收回目光:“太子留守京師,監國理政,大阿哥隨朕出征。”
“兒臣領旨!”幾位皇子齊聲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