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後,康熙漫不經心地掃了一眼朝堂上蹦躂得最歡的幾個刺頭,淡淡道:“你們幾個,留下。”
那幾個大臣頓時心頭一緊,面面相覷,卻不敢違抗聖命,只得戰戰兢兢地去了乾清宮。
*
乾清宮內
康熙端坐在龍案後。
被留下的幾位大臣垂手而立,大氣都不敢出。
“知道朕為何留你們嗎?”康熙冷冷開口。
幾位大臣面面相覷,最後硬著頭皮回話:“臣等愚鈍,請皇上明示。”
“啪!”
康熙將一疊奏摺重重拍在案上:“這些,全是勸朕不要親征的!”
他銳利的目光掃過眾人,“朕倒要問問,你們是對朕沒信心,還是對太子沒信心?”
大臣們連忙跪下:“皇上明鑑!臣等只是擔心...”
“擔心什麼?”康熙打斷他,“擔心太子年幼,擔不起監國重任?”
殿內溫度驟降,幾位大臣額頭沁出冷汗——這話誰敢接?
“朕今日就把話說明白。”康熙站起身,緩步走到眾人面前,“太子天資聰穎,仁孝無雙,這些年隨朕聽政,哪件事處理得不好?”
“太子殿下英明神武,實乃社稷之福!”大臣們連忙拍馬屁。
“那你們還攔著不讓朕親征?”康熙冷笑,“是覺得朕老糊塗了,還是覺得太子鎮不住你們?”
這話太重了!幾位大臣撲通跪下,連連叩首:“臣等不敢!”
康熙負手而立,聲音低沉卻字字千鈞:“朕離京期間,太子代朕監國。一應軍政要務,皆由太子決斷。若讓朕知道有誰陽奉陰違...”
“臣等誓死效忠太子殿下!”眾人齊聲表態,後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誰也沒注意到,屏風後一道月白色的身影悄然退去。
沒想到這一世的皇阿瑪,會為他做到這種地步。
那番話看似訓斥群臣,實則是為他鋪路,為他立威。
*
殿外
胤礽抬手接住了一瓣桃花,身姿如修竹凌霜,玉冠束起的長髮垂落腰際——那是康熙特准保留的,滿朝獨一份的恩典。
他眉似遠山含黛,眸若寒星映泉,玉面不施粉黛而自帶光華。
一襲月白蟒袍襯得氣質愈發清冷絕塵。
“弟弟。”
低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胤礽回頭,只見胤禔大步走來,一身戎裝英姿勃發,腰間佩劍隨著步伐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