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選擇都是詞義辨析,對我來說,是個弱項,入校前集中訓練時,大多做的是語法題。入校後再怎樣努力了一把,也達不到托福考試的深度。閱讀理解的文章是英語原文,哪怕能大致讀懂,可我的中國意識沒有轉過來,還是對不上號。
比如,有一篇文章中說:美國一家牛奶公司,把當天沒有銷售完的鮮牛奶,在晚上七點後就倒入大海。問:他們這種行為是什麼?A 炫耀,B 浪費,C 信譽,D 生產過剩。我這個中國腦子就毫不猶豫選擇了B ,浪費。
所以,我覺得自己考得一塌糊塗。
而且,直到放假,我們精讀課考試分數一直沒有出來。
一個寒假,我都提心吊膽。蔡很不理解,怎麼“考取了”還要那麼憂愁?這不是自找苦吃嗎?
兒子會走路了,他倒是乖巧得很,把我的照相本拿出來給我看,指著相片裡的我說:“這是媽媽。”
“那我呢?”我笑著指指自己,
他思考了一下,對我看看,對照片看看,突然高興地說:“你就是媽媽呀!”兒子考及格了,他不是那“第七頭毛驢”,這是蔡教育的功勞。
而我卻真的是愁死了,第一次大考,考不及格怎麼辦?
回到學校的那天是星期天,我又累又困地躺在床上想午休一會兒。
有好幾個同學第一時間就去系辦公室打聽分數了。我忐忑不安地假寐著……
“好訊息,”我的同學劉建英知道我的心事,她衝回來就是為了告訴我:“你及格了!”
我“呼”一下坐起來,“多少分?”
“64分。” 天哪,總算把一顆懸著的心放回原處了。
這個分數說出來實在讓人羞愧,在我們女同學中,是倒數第二,整個班是倒數第五。建英是八十多分……不過聽建英說,我們班最高分,也是我們這一屆的最高分是陳福來老師,(她是我們老師班年紀最長的,我們都叫她陳老師)她得了97分。我們班的平均分比他們應屆大學生小朋友們最高分還高呢。這一考把我們老師班的“威風”考出來了。(當然我是考扁了的一個。)而且,這個“威風”一直保持到兩年後的畢業。(那時候,我已經大有進步,精讀課的分數得了八十多。)我們這個老師班可以說是“蛟龍出海,猛虎下山”。
如果把我們班前“三甲”介紹一下,可能在今天,他們的輝煌成績也是很驚人的。
第一個要提到的就是陳老師,我一直叫她“super&nan”(超女)。她的年齡超過了允許報考的上線,好像是1947年出生的人,但是被她學校力薦而來。她所有的分數,指兩年來的所有考試成績,都在90分以上,完全就是一個“學霸”。
有的“學霸”,自己優秀,這不稀奇,陳老師學成後回她的學校,培養了一群“學霸”!她教的那一屆兩個班的高三學生,高考英語成績平均127分左右(滿分150分)。這是個高考奇蹟!後來,她被上海的一所學校用錢買去了,還把她的先生一起搭配過去,他們一家都到了上海。她的女兒是十三歲考入上海同濟大學英語專業的,十七歲考取同濟博士研究生,十九歲就已經是同濟大學英語系副教授,二十四歲赴美交流學習……這不是傳說中的神,因為陳老師那兩年就是與我住在一起,吃喝在一起,讀書在一起的人。她讓我無限敬佩的是她的學習精神,她從來不浪費一分一秒,哪怕是排隊買飯,也是手捧一本書。我曾經說她:一般人的生命,三萬六千天,她活成了好幾倍之多!
我們班男生中有一個默默無聞的人,平時成績也不突出。可他在我們畢業後,不斷地默默無聞地努力,考入中國著名大學外語系碩士研究生,又亦步亦趨考入英國著名大學博士研究生,博士後?然後,到了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他被國家邀請回國,成了奧運會總翻譯長!他就是王貴明。
一般“默默無聞”的人總是最踏踏實實的人。他從我們這個班起飛,一直紮紮實實地飛到天山之巔!只是太可惜了,他因為過於勞累,之後得了喉癌,英年早逝了!我們班,也因為有他的出現,而熠熠閃耀!
提到我們班“三甲”的另一個人,可以說並列的有好幾個,那就說一下我們的老班長易鏡榮吧。他在我們班的英語水平,也是可以排列在前幾名的。但是想不到,英語並不是他的專長,他擅長的是美學欣賞理論研究。畢業後,他的《美學理論與欣賞》一書發表,並且被中央美院及高校藝術系定為教科書。
我這隻“井底青蛙”,只有蹦到了他們面前時,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哪敢再自詡“二流人物”,只好做一個“三流人物”了。我悄悄對自己說:下輩子努力一把,下下輩子還要更努力,或許有一絲希望去追趕他們吧。
我們女同學裡有個年紀最小的妹妹,叫歐陽蘭,我們都習慣叫她歐陽。
歐陽的英語聽說能力可不是一般的好,每次我們在寢室裡練聽力,她聽一遍就會告訴我們這個故事的大概意思,以便我們可以繼續。我覺得她聽課一定沒有問題,可她卻不願意多說,只淡淡地講了一句:泛讀課的老師講得很好。
一年後,也就是在我們四年級的第一個學期時,精讀老師換了一個加拿大人,高漢(Dohen)。
高漢講課很活躍,只可惜我們大多沒有“耳朵”,一教室的人影憧憧,擺設而已。
這個加拿大人開始有點煩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還碰到了什麼不順心的事。
那一天,是我們所有班級(與應屆生一起)集中上大課的時候,他突然很激動地說了些什麼,我們兩百個學生大眼瞪小眼的,不明白他的話。他的“激動”全化為煙霧,瀰漫在教室的空白處……
突然歐陽舉手了……
高漢馬上走過去,與她開始對話……
只聽見高漢的聲音從又急又快爭得上風開始,並在歐陽的不急不躁的聲音裡纏繞……
然後歐陽的聲音開始高昂起來,義正辭嚴,站在了高處,而高漢卻氣急敗壞地步步後退,然後,歐陽像演講的政治家一樣,錚錚有詞,大義凜然……而高漢卻突然跪倒在地,舉雙手投降……
這麼一場精彩的語言博弈,可惜“聾子”們沒有聽懂的福分。但是,我有一點是心領神會的,高漢講了不應該講的話,被歐陽批駁了。
之後,高漢還是老師,歐陽還是學生,他們又和風細雨了。自此,高漢對我們中國師生都特別尊敬。
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了語言的力量!也見識了歐陽的厲害。還同時從另一面更見識了高漢的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