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把寫好的本子交給了莊老師作曲。這是我與他最後一次的合作。
心裡有春天,春天才會更和暖,眼裡的五彩百花才繽紛好看。骨子裡有了硬氣,人才挺得直,走得快。我終於把自我撿回來了。
週三沒課成了我的小假日,我決定去踏春,出去走走。
三步兩步就到了縣政府,可維琪不在辦公室。只好再走,過了浮橋,穿過“南京路”,去找小芳的哥哥小鄭,探問一下她的近況。
小鄭雖然在,但是他好像很忙,最近劇團也是春天來臨,老戲新翻,一齣一齣在趕排呢。
我從他那兒得知,小芳一切都好,工作不錯,還找了一個物件,也就放心地折回來了。
路過米粉店,香氣撲鼻,真想進去吃一碗,我的口袋裡現在不缺錢。可是,才踏上臺階的腳又縮了回來,不行,在大城中學還有一個“湯司令”,我得在週六買點東西等他來呢。把口水嚥下去後,我就在錦河邊的石階上坐坐,曬曬春天的太陽。河水依然清澈見底,波光粼粼。想起差不多一年前,我滿懷愁緒地坐在這裡,心情沉重,與現在恍如隔世……
然而,現在的我,心情是既鬆緩又緊張的,今後會怎麼樣,誰也說不清。大人物都說要摸著石頭過河,我們小人物就是那一滴水,隨著春潮滾滾向前而已。不知為什麼,我背起了許國璋英語第二冊的第二課,“Tden Toucong a,……”
那時候的我,雖然什麼也不懂,但是有一點是知道的,如果不努力,就會被滾滾春潮拋棄,那麼努力什麼呢?對於我這種“小布林喬亞”,也就是隻知道要勤奮學習知識,學了知識幹什麼呢?以前傳統的教育的那個目標變得模糊了……現在得個人奮鬥,要多學習本領,去建設和實現“四個現代化”。那麼現代化是什麼樣的呢?是好的生活?好的生活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是不是大家學會了如何富有?就好比學會了“點金術”?……
暖暖融融的陽光把我照迷糊了,想不出來今後我們會怎麼樣?但是,有一點是知道的,肚子餓了,得趕回學校去了。
在過浮橋中,遇到了一個人,一個比我小几歲的女孩子。她走到我跟前說:“我認識你,你是汪老師。” 我點點頭,看著她沒有作聲。她那秀氣的臉有點呆滯,但是說的話很清晰:“我的哥哥與蔡老師是同事,在大城中學教書。”
“嗯,”
“我去年考高安師範文藝班沒有考取,我想今年再考……”突然,她的眼睛蒙上了一層白霧,可不是淚水,好像是一種奇怪的東西,目光也變得發直,她越來越說不清楚話了,“我沒有考取,想再考,你能不能幫我,沒有考取,我沒有考取……誰幫幫我……”然後,她也不再對我說話了,獨自一個人嘀嘀咕咕的,邊說邊筆直地向前走了。
我有點心緒不定,轉身一直看著她的背影,怕她會不會跌倒。同時,我想起來了,這事蔡提起過,一個姓許的老師說,他的姐姐考高安師範文藝班,沒有錄取,有點精神不正常了。看來她真是考砸了,本來一次失敗不算什麼,但大問題是她變成了“范進”了,可那個范進是考了幾十次後考中了才發瘋的,而她卻只考了一次就……誰能把她一巴掌喚醒?也可能幾巴掌都喚不醒了,這個樣子還能再考嗎?
在春潮湧動中,不是每一滴水都可以隨波逐流的……
這個偶遇,把我的情緒砸得低了好幾分,我得趕快回到宿舍去,不想再晃盪了……
誰知在我的房門口,又有一個不速之客在等著我呢。
也是一個女生,瘦瘦小小的個子,一見我就熱情地笑了,用上海話與我打招呼:“儂回來啦?”
“儂是啥寧?”我的心還在剛才那個讓我憂慮的女孩身上,回不過神來。
“我是蔡新華的同學吳民的女朋友,高亦霞。”
我一邊開門一邊說:“吳民聽到過的,但是我與他不熟悉呢。”
我們一起進了房間,她也不客氣,直接就說:“我到高安來辦事,沒有熟人,想能不能在你這兒住幾天?”
這把我猶豫住了,一個不認識的人,只有一個轉彎抹角的關係……她一直不做聲,等著我先發聲。那時候的人都困難,她到縣城辦事,沒有錢去住旅店,吃飯館,只能求助一個熟人。可我不是她的熟人,怎麼辦?我看看她一臉的憂愁和無奈,目光裡好像充滿了期待……我這個人的軟肋就是在別人對我的期待上,說明人家信任我呢!於是,我趕快說:“你還沒有吃飯吧?我們一起去打飯,等會兒下了課,要排很長的隊呢。” 吃過飯了,我們也就成了熟人了。小高真會說,她告訴我說:吳民分在工礦子弟學校,而她還在農村沒有上調。她想搞病退回上海。
“那你們不就成了分居兩地了嗎?”
“與其在這裡分居,還不如有一個人先回上海。”
“病退不是很好搞呢,”我想起了弟弟“拼死吃河豚”的那番努力。
她卻很有信心,說:“現在上海政策鬆了,聽說雲南知青在請願,又是臥軌,又是絕食呢。”
後來兩天,我變成了她的盟友,一起搞起了如何搞病退的“小動作”。她說她一直有腎病,就去縣醫院驗小便,結果是正常的。我說我報名上學時驗小便,醫院說我不正常,我是吃了許多西瓜重新驗了,才勉強過關。我建議拿我的尿去冒充,可結果,還是正常。
我突然明白過來,對她說:“看來,你得回上海去檢驗,這裡是不會讓你病退了。”
後來,她是回上海去了,聽說還真的病退成功了呢。
與高亦霞前腳後腳的,是蔡帶著老二班的姜同學來了。姜分在上高縣下面一箇中學,出來一次不容易。他們是難得見上一面的,滔滔不絕的話把整個週六晚上與週日的上午全佔滿了。我只是充當了一個旅館服務生,給他們端茶送飯,晚上還得到金花老師那兒去擠鋪。送走了姜同學,我與蔡的時間也就只有兩個小時了。
他趕快當個傳話筒,告訴我一些畢業後同學們的瑣事。尤其是在上高縣的“新聞”。他們新一班的事情,我聽過就忘,當然,關於我們文藝班的就不一樣了,如春雷滾滾,響在耳畔,傳進心田:戚禎與爰平結婚了;凱麗與那個司機結婚了;阿蘭與“喬老爺”結婚了……但是,沒有關於趙俠的情況, 怎麼回事?我著急地問,蔡說:“他們上高的人都不知道,我怎麼知道?”
本來對“小道訊息”,閒言碎語很反感的我,現在真的是嫌太少了,就這麼兩句,把我一顆心提起來了,卻沒有了下文……
*** *** *** *** ***
耿堅編審評:
本章名《春天來了》,作者在這裡深情呼喚的主要是社會的春天和人生的春天。唯其如此,小說才更凸顯現實意義。終於可以參加高考了,終於可以病退回城了,寒意還是有的,高考有2年教齡限制,病退了就業不易,但畢竟春光在前頭了。
自然有四季,人生有春秋。站在人生之秋回望剛參加工作那年月,不得不承認那真是活力滿滿的春天啊。工作穩定,經濟獨立,眼界開闊高遠,做什麼事都有勁,挑兩個文藝班的教學重擔照樣盡心盡力。雖然有迷惘,但理想的雛型也在醞釀中。戀愛著,幸福著,青春作伴共走新徵程。
必須指出,作者的筆觸沒有停留在呼喚春天之上,而是透過講過去年代的故事、展現過去年代人們的生活,引發讀者對於現實生活的啟示和思考。本章中呈現的戀人關係、同事關係、上下級關係的處置以及人與人相處應真誠相待等理念,在今天社會仍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現實意義。例如,對於戀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現實中往往重男方付出,而漠視雙方平等付出;再如,現實中上下級關係功利色彩濃重,而在本章中,我們可以觸控到那個純真年代中人們的簡單、率性、樸實、溫暖的心靈。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讀讀作者敘述的過去的故事和對過往的反思,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