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那時候,倆人還處於少年天真的心境,哪裡如此時閱盡千帆般的滄桑,也就是二人還算是心性堅定,否則性子早就歪了。
所以此刻聽出了對方的玩笑之態,白露終於覺出怪異,想了想便岔開話題,問了問李黎和西京的情況。
李黎早就有了孩子,她相公李景明也中了進士,卻沒有任官職,反而回到了書院教書,白露詫異道:
“莫非是因為李臘?”
李臘之前入了東宮,如今可是李嬪了,李啟點頭道:
“當時李臘入京,說的不過是去探親,關於入宮隻字未提,否則,我家恐不會同意。”
白露問道:
“你想走孤臣之路?”
李啟笑了:
“孤臣也要有明君才可,否則就是奸臣了,”
頓了頓解釋道,
“我父親從來不喜結交這般心思袒露之家,在太子登基前將女兒偷偷送入東宮,這可不是世家該有的節操。”
白露好奇問道:
“那李公子莫非是為李黎,才沒有入官?”
李啟道:
“他科考是為家裡,不做官,與其說為我妹妹,不如說也為家裡,前陣子他已經分家另過了,剩下的李家人,尤其他大哥那一支,只要不做出謀反這等誅九族的事情,至少李家能留下一脈平安。”
白露釋然,是啊,從來外戚就是利弊同在,做的巧妙,自然能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做的不好,那就是死路一條,何況,目前的後宮,根本輪不到李臘說話。
李啟知道她跟蕭家關系緊密,便又道
“倒是柳家,已經離開西京被調去了京城,蕭家小姐也跟著去了。”
白露知道蕭媛跟柳遠算是破鏡重圓了,肯定早已完婚, 只是沒料到,會被調回京城,莫非,皇帝因為柳家的關系要重用他們?
見她面露疑惑,李啟解釋道:
“現在朝廷文以左丞為大,武以鎮國公為尊,倆人都算是外戚,又都是前朝遺老,因為有兩個藩王在,今上前期還算尊敬重用,後來……後來慶王病重的訊息不脛而走,倒讓君臣慢慢離心了,以皇嗣之事為由生出間隙,今上開始重用右丞,我原本待了一年的翰林,調去了吏部,因為拒絕了左丞的拉攏,沒多久就被擠走了。”
李啟雖然是新秀,但頂著大儒嫡子新科狀元的名頭,親朋好友在朝中為官的也不少,左丞卻獨拿他開刀,恐怕不只是為他拒絕拉攏而已。
說起來,真要站隊的話,李啟也是站李嬪啊……
白露道;
“左丞做的這麼明顯,恐怕不止是針對你吧?”
李啟對她的政治敏感性頗為驚訝,笑道:
“前陣子為了子嗣,今上跟左丞倆針鋒相對,最後今上退步,卻只寵幸李嬪、蔡嬪,對皇後,據說體恤她生了大公主時體虛,就再等等吧。”
“所以左丞想拉攏李嬪,可李臘父親也在朝中啊,他也拉攏也該先拉攏他,作何針對你?”
白露還是困惑不解,李啟不由冷笑一聲道:
“李大人自然願意,這般一來,後宮就失衡了,韓嬪不足為懼,鎮國公就不得不起疑了,加上右丞的欺壓,左丞有些著急了,想控制吏部,把我擠出去,不僅可以放上他的人,還可以殺雞儆猴。”
白露不知道怎的,聽到對方把自己比作雞,不由噗嗤笑了,李啟一愣,隨即反應過來,也笑道:
“左丞是有些忘乎所以了。”
白露卻感嘆了一句:
“可惜了李臘。”
對於李啟來說,不說青梅竹馬,確實也算是從小看到大的,當下不由深有同感:
“他們怕廣源鬧開,連他都沒說。”
白露長嘆一聲,李家雖然沒落了,但也不錯了,起碼比起她來,不知道要好多少,只能說李家太有上進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