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庭石這時又點燃了一根菸,他抽了幾口煙後,才慢慢說
“嗯。說的很有條理性,也很客觀。”
吳庭石顯然是在誇獎楊林楓,但他還是表述的很剋制,在用詞上也儘可能的委婉。
吳庭石自然是知道誇獎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但在他看來,更重要的是不能盲目誇獎,或者說是不能過分誇獎。因為這會助長被誇獎者的自負心理,而自負恰恰是很有可能毀掉一個人的。
楊林楓聽了吳庭石的話,也知道對方是在誇讚自己,但他也沒有表示出特別高興的樣子,反而是有些羞澀。
楊林楓從小就學習好,受過太多人的誇獎,他也已經對別人的誇讚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免疫。
吳庭石這時把手中抽了半支的煙在菸灰缸裡掐滅了,然後說道
“你剛才說的大體不錯,但有一點我必須得給你強調一下,那就是關於歷史事實概念的問題。”
吳庭石這時換了一副嚴肅的口吻對楊林楓說
“關於對歷史事實的定義,史學界有第一歷史和第二歷史的概念。所謂第一歷史,就是真實發生的、並且無法還原的歷史,而且它是不可考的。就是說,第一歷史是當事人或者說參與者真實經歷的歷史,只有他們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第一歷史可以看做是原始資料。”
吳庭石怕楊林楓聽不懂,所以儘可能的去解釋清楚這些概念
“而第二歷史,是人們透過歷史文獻記載以及一些文物或考古發掘,來了解到的歷史。
必須指出的是,第二歷史只能無限接近第一歷史,但卻永遠無法與第一歷史重合,除非你能做一次時光旅行,回到過去去看。這就是說,第二歷史不可能完全代表第一歷史,我們現在學習的歷史全部是第二歷史。
第二歷史又分為正史和野史,正史是指以紀傳體、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為編撰體例的史書,代表史書有二十四史。
而野史則是與正史相對的、由民間編撰的歷史書籍,其大部分是根據傳聞、神話等編寫,有的具有真實性,而有的則有待考察,代表作如《開元天寶遺事》、《西京雜記》等。”
吳庭石這會兒說開了,就又像上課時一樣,滔滔不絕地講了這麼多。
楊林楓在一旁默默地聽著,讓他自己都感到興奮的是,他不僅聽懂而且是接受了吳庭石的話。
吳庭石的話解決了一個困擾了楊林楓很多年的問題,那就是關於歷史真實性的問題。
以前楊林楓就和其他同學爭論過這個問題,有的人認為歷史書上的內容都是真的,是無可置疑的。但有的人卻認為歷史記載都是假的,都是後人杜撰或改寫了的。
對於這種真與假的辯論,楊林楓也一直很感到困惑,他不知道如何做答。
聽了吳庭石的話,楊林楓才知道史書並不是所謂的完全真實,而只是儘可能的接近真實。
喜歡在楊柳依依的日子裡請大家收藏:()在楊柳依依的日子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