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功並賞,那還不得連跳三級?布政使遙遙在望啊!再不濟也得給個按察使噹噹,或者混進六部做個侍郎!
蔡讓之已經被自己給美的不行了!急匆匆就找來遊擊將軍顧建忠,要跟他一起帶兵鎮壓白蓮教餘孽。
顧建忠比蔡讓之清醒一些,覺得只是聚集了一些老百姓而已,又沒做什麼違法的事。所以只調集了一千騎兵,保證到時候不會出什麼亂子就夠了。
此時山上的百姓們紛紛幫九天玄教求情。玄教才剛剛成立,他們還不知道駱希美是玄教聖女。只知道正要建的這座九天玄宮,駱希美捐錢了,那她就是玄教高層,而且是大善人!
蔡讓之暗自琢磨,不能在這個地方跟他們理論。愚夫愚婦們知道什麼呀?反而自己會陷入到人民鬥爭的汪洋大海中去!
蔡讓之一揮手,下令:“把這幾個人帶回去問話!”
蔡讓之說的幾個人,除了駱希美他們這一大幫,還包括了九夢道人和包信美。
駱希美不能讓他就這麼把大好的局面給攪和了。駱希美心念電閃,迅速了列出了三個方案。
第一,召喚月老。
不過這事情的性質是官府在辦案,按照規矩屬於凡間事務,月老不可以插手。
第二,讓駱伯豪就地再表演一次神蹟。
只是神不神的完全由人說,如果蔡讓之立即就給扣上一個妖法的大帽子,恐怕連爭辯都沒了機會。
第三,寧王出面。他是親王爵,至少眼下蔡讓之不敢不敬。至於以後會帶來多少麻煩,那都是以後的事了。
一一否定之後,最後只剩下一個可行方案。
駱希美轉頭看向寧王。
寧王不瞭解駱希美的計劃,但那眼神他看懂了。就是要他先出面穩住局勢,至於以後有什麼計劃,就全靠駱希美自己操心了。
寧王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跟駱希美以及九天玄教是撇不清關係了,所以需要找一個合理的解釋。
寧王拿著他的赤霄寶劍走出來,一把抽出了寶劍。
看到這情況,五十名騎兵立刻過來把寧王他們團團包圍了起來。
寧王大喝一聲:“這是獻給皇上的赤霄寶劍,誰敢阻攔?”
五十名騎兵被這一聲喊,給喊傻了。怎麼了?不是刺客嗎?情況好複雜啊!
蔡讓之心裡也納悶,怎麼又冒出一把進獻給皇上的劍?得先了解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才好決定能不能下手啊!
蔡讓之大聲問:“持劍者何人?”
寧王解下自己腰間掛著的印,高高舉起,說:“大明寧王!”
大明寧王?!蔡讓之被這一嗓子差點給嚇的掉下馬來!
當然,就算沒掉下來,他也得下馬了。騎在馬上跟寧王說話,不像話。
蔡讓之小心翼翼的過來,仔細看了寧王的印,噗通就跪在寧王腳前說:“下官拜見寧王!”
抬起頭蔡讓之又說:“請寧王隨下官回府衙,協助調查這件白蓮餘孽案!”
喜歡月老誤我請大家收藏:()月老誤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