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成功”,他露出了自信的笑容,“經過還不算太漫長的唇槍舌劍之後,12個國家的代表終於達成了五項協議5,接下來他們會把這五項協議帶回自己的國家,等待最高層批准。”
“那真得祝賀你”,我也不禁為他的樂觀情緒所感染,“你肯定在中間起了很大作用吧?”
“哪裡哪裡”,他謙虛地說,“我只是小小推動了一下,畢竟現實明擺在那裡,那塊黑布還在不斷增長,稍微有點理性的地球人,都不難做出同樣的選擇。”
“這段時間估計有的忙了”,他稍微有點誇張地嘆口氣,“肯定還要有大量的解釋說服工作要做,我得頻頻往返於各國政要之間。”
“這不正是你期望的結果嗎?”我笑了笑,換了個話題,“剛才轉給你的郵件認真看了嗎?我們把馬克提出的都給他,不會有什麼問題嗎?”
“你在擔心什麼?”他皺了皺眉毛。
“不知道,沒有明確的原因,就是有點擔心。或許是見識了他修建中的‘地下堡壘’吧,我之前給你說過的。”
“如果你有什麼擔心,那叢現在起就把馬克盯緊點。”他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不管怎麼說,馬克的‘地下堡壘’現在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頭,也走在了各國的前頭,這其中肯定夾雜著他自己的私心和慾望,我們都很清楚他是什麼人。如果你是擔心這個,那就趁早扼制住他那些私心和慾望,比如像這次修改居住艙設計,你就做得很好。”
我沒有回答。
“必須要加快進度了”,他沉吟著,用左手食指輕輕敲著額頭,“等他的‘地下堡壘’初具規模後,我打算帶那些代表來考察,然後把這東西迅速在各個國家推廣開,就以‘特別委員會’的名義。所以,馬克的地下堡壘就相當於一個前期實驗品,我們要儘快從中總結各種經驗教訓,從設計到施工各個方面的優缺點和利弊,然後迅速推出‘改良版’,普及到世界各地。”
我注意到,他一連用了好幾個“迅速”。
他加重語氣說,“曉宇,你在其中的任務非常重要,你必須要時刻盯緊馬克和他的堡壘,確保它們儘快建成,而且不能背離我們的設想。這對於全體地球人來說意義重大。你明白嗎?”
“明白了”,我悶悶地回答,停頓了一會,鼓起勇氣說:“能不能換個人來做這件事?”
“為什麼?”他的表情相當驚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也沒什麼,面對馬克,我總有點不太自信”,該死!還是沒有足夠的勇氣支援我把內心那種無力與屈辱感說出來!“既然這件事意義如此重大,換個人來做,效果可能會比較好吧,我想。”
他在影片裡直直地盯住我,過了會才說話,“換誰呢?”
“我不知道。或者是其他藍雪孩子,比如三石和西卡。要不然,吳磊也可以。”
“紹伊夫可不會這麼說”,他微微搖了搖頭。
“可我不是紹伊夫!”我猛地提高聲音。
“他把自己的記憶全部傳承給了你,也讓你擁有了非同一般的超能力”,奧巴平靜地說,“所以,現在,不管你願不願意,你就是紹伊夫。三石和西卡沒有你那樣的超能力,他倆幹不了這件事,吳磊同樣沒有超能力,再說現在他還被關在裡面出不來。這件事只有你合適,只有你能做,也只有你才能做好。”
看到我僵在那裡一言不發,他稍稍放緩了語氣,“曉宇,我多少了解過去的你,也知道現在這一切對你來說挺難的,你承受了很多不該自己承受的東西。但是沒辦法,偶然性就是一切,你必須得接受。留給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努力去做吧,就算是為了紹伊夫,就算是……”他猶豫片刻,還是說出了那個名字:“就算是為了小蘭。”
“不要說了”,我打斷他的話,“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再見。”他意味深長地看我一眼,隨手切斷了連線。
已經很久沒有想起這個名字了,但我知道它依然在那裡,在那個最隱秘的角落裡,在那個即使紹伊夫的強大記憶也不能覆蓋的角落。對此,我十分清楚。
只是那個名字所對應的實體,已經永遠、徹底地消失不見了……
關露推門進來,把一杯茶輕輕放在旁邊。
“奧巴說什麼?”
“沒什麼”,我說,“他同意了,把馬克要的東西給他。”
“哦”。
看不出她是高興還是失落,或許她對這一切並不在意。
螞蟻,螞蟻。我以前從未關注過這類渺小的生物。等我開始關注它們之後,才發現原來它們到處都在,房前屋後、樹下、灌木叢下、小區的噴水池邊,甚至地下停車場都能發現它們的蹤影。來來往往的車輪對它們來說無疑是碾壓式的存在,但就算這樣它們也能頑強地存活下來,而且始終都忙忙碌碌地在趕路,好像無處不在的危險根本算不了什麼。
之所以對它們感興趣,是在第一次見識過馬克開發的“地下堡壘”,並同奧巴有過交流之後。奧巴所說的“蟻群社會”6讓我困惑不已,紹伊夫的記憶裡並沒有儲存這方面的內容,為此我還專門找了很多相關資料。隨著瞭解逐漸加深,我才發現,這個看上去隨處可見、毫不起眼的生物,居然還有這麼多的神秘之處。
螞蟻是地球上數量最多,分佈最廣的物種,至少已經存在了4500萬年,比人類的歷史久遠得多。事實上,它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1億多年前的中生代,和恐龍同一時期。隨著環境和氣候變遷,軀體龐大的恐龍早已滅絕,而身軀細小的螞蟻依靠集體的力量繁衍生息,而今已成為一個龐大的存在,數量在上百萬種陸生動物中首屈一指。據說,把全世界的螞蟻加在一起,其重量將超過所有脊椎動物的總重量。
而且螞蟻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比人類要強得多,在世界各地,除了南極、北極和終年積雪不化的山峰外,幾乎所有陸地上都有螞蟻生活,注意,是生活而不是存在。也就是說,它們的生活範圍不僅覆蓋了人類的全部居住地,甚至在人類至今仍然難以定居的區域,如沙漠、沼澤、戈壁和荒原,它們也能夠頑強地生活下去。
能做到這一點,靠的就是它們的群居生活結構。螞蟻是世界上三大“社會性昆蟲”之一,在蟻群內部形成了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嚴格平等的社會結構。蟻后——唯一超然的存在,負責終生產卵、繁殖後代,哺育第一批幼蟻;雄蟻——為數不多的存在,負責與雌蟻交配,完成交配任務後立即死亡;工蟻——數量最大的存在,負責建造和擴大保衛巢穴、採集食物、伺喂幼蟻及蟻后。
或許乍一看這樣的社會結構等級森嚴,一點都談不上平等,但是仔細思考後我才發現,這樣的結構是完全建立在功能性之上,唯一也是最高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整個蟻群的存活壯大。蟻后及雄蟻並不是靠著巧取豪奪而登上了高位,它們的地位純粹取決於它們具備的功能。數量巨大的工蟻是沒有生育能力的雌性,它們也不是被壓迫與被剝削的物件,終日忙忙碌碌尋找食物、抵禦外敵,就是為了那個唯一的最高目的。在我看來,蟻后、雄蟻和工蟻都是在用自己的勞動來定義自身在群體內的存在價值,這才是真正基於分工不同的嚴格平等,而不是像人類社會那樣,僅僅只是說說而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工蟻的壽命非常短暫,在覓食的路上就可能遭遇意外死亡;雄蟻的壽命更短暫,在與雌蟻交配後就會死去,而一隻蟻后的壽命可以長達二十五年,相對於工蟻和雄蟻來說,這樣的長壽已經近乎於永生了。但這種“永生”並不是純粹的享受,一隻蟻后一生要產下幾萬、幾十萬粒甚至更多的卵,這樣才能保證蟻群的存活,同時不斷發展壯大,分化為新的蟻群。而且蟻群中的第一批幼蟻沒有其他食物來源,完全依靠蟻后自身攜帶的能量為食。只有當第一批工蟻長大並能外出覓食時,蟻后才能專心產卵,接受工蟻的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