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117章
黑色改裝車潛行在夜幕裡,看其車型款式是不屬於任何主流品牌的,車身前後沒有懸掛牌照,夜色深沉,卻沒有開啟車燈,前方的路況如何駕駛員只能依靠月光辨別。以車子為參照,上方是璀璨的星空,在遠離了光汙染的山區,銀河的標誌性光帶隱約浮現。往遠處看,高低群山沉默肅然,像是臥爬在黑暗裡的野獸,對比之下車輛小得如同一隻行進路線蜿蜒的蟲子。
駕駛位和乘客位是兩個互不相通的空間,除了駕駛位置外的車廂連窗戶都塗黑,車廂內壁內懸掛著一隻鈴鐺,隨著顛簸路程,發出清脆的響聲。鈴鐺之下,坐著的是一群衣飾華貴的男女,頭戴黑色的布套,在一片漆黑的客艙空間之內,睜眼和閉眼看到的景象都是一樣的純黑。
薛裡昂和佩爾坐在同一排位置,他穿著還未面世的頂奢新品,肩章和修身剪裁讓他看起來像是歐洲的騎士或者王子。佩爾則是身著非常簡約但是造價不菲的老錢風手工定製,兩人一同出現的時候,稍微有點社會經驗的人都能看出來誰才是掏錢的那個。
兩人穿戴風格和周圍人別無二樣,至少在價格上比較隨大流。按照薛裡昂的提議,他們除了交流時必要的通訊工具,未攜帶包括槍支內任何會引起嫌疑的物品,連作為通訊所用的耳機都做了偽裝,薛裡昂的耳機是一顆鑲嵌了藍色寶石的耳骨釘,佩爾的則是將其固定在了古董帽子的絹花裡。
車子平穩執行,透過上車時腳步聲來判斷,車廂裡應該有至少16名賓客。像是這樣載滿乘客去往天使時間的車輛數目應當不少,但是所走的路徑應該有所不同,因為薛裡昂並沒有聽到同行其他車輛的聲音。也有可能是鈴鐺的幹擾導致很難透過聽覺辨別是否是車隊並行。
這樣枯燥且安靜的行程一般來講是很容易讓人睡著的,但是可能是旅途終點的東西太吸引人,直到下車的時候,大多數人都腳步輕快。但是畫面多少有些詭異——頭戴黑色布罩的貴客們由服務人員牽引著步入礦洞電梯。
一般電梯的載重要求是十人左右,但是此次下行的電梯上,至少站了三十人仍顯得寬敞。猜想應當是礦場當時運送礦石的貨運電梯改制的。從按噸記重的礦石,到身價斐然的名流,運送的東西大變樣,貨運電梯執行的聲音沒有刻意減少,齒輪拉扯著鐵鏈滑動的碰撞聲讓人讓人牙酸,很容易産生一些較為恐怖聯想,很多鬼屋會特別設定出來烘托氣氛。同行的賓客可能還覺得這是一種巧思,讓大家代入感更強,在薛裡昂和佩爾聽來,只覺得這勞什子主辦方還挺節儉的,能用的東西絕不換新的。
視線被隔絕後的時間感便削弱了,電梯到達目的地,賓客各自感覺的用時都大不相同,有人覺得足足下墜了小半天,有人覺得也就和普通高樓電梯下行時間差不多。三十來號人被天使時間的井下服務生按照分配的組別接走,把是否有同行者作為標準,每組一到四人不等,引入對應的休息室。進了休息室,才終於有人來把貴客頭上的黑布罩子摘了下來。
薛裡昂按照人設,先是四處觀望尋找鏡子卻確認了自己的妝容和發型,然後才回頭去和佩爾感慨了兩句“這麼久不見我很想你”“每次見你都覺得更驚豔了一些”,動作和言語的同時把室內環境探查了個大概。
不過,這種話說出口他都覺得肉麻,佩爾表現出一副受用的樣子,薛裡昂不由感慨,專業人士真是演什麼像什麼。
另外的專業人士還有在房間裡的服務生,聽到這樣土味情話也能視若罔聞,端著託盤目不斜視走到他們眼前。託盤上鋪著絲絨襯布,襯布中心擺著的是兩張面具,十分精緻,金色的面罩主體裝飾著白色和黑色的羽毛,想來是扣題“天使時間”的。
薛裡昂和佩爾對視一眼,他藍色眼睛和耳釘上的藍寶石呼應,金發下垂著耳飾的銀鏈子,明顯設定了重視搭配和美貌的人物特徵,於是自然而然掂著一副面具,非常不滿“嘖”了一聲,刻薄問向侍應生:
“必須要戴?”
侍應生的頭微微低了一些,恭敬回答道:“依據您的需求選擇是否佩戴即可,也有客人是不戴的。”
黑色布罩是防止賓客記下天使時間的資訊,必須戴著,面具是為了防止其他賓客知曉自己的資訊,因此可以選擇不要。能想象,但凡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來這種場合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來賓多少也是某一領域有頭有臉的大人物,肯定大多數人都會戴著,個別“坦蕩”的或許會選擇以真面目示人吧。
佩爾倒沒有說什麼,先一步拿起面具戴了起來,薛裡昂也順勢把面具扣在臉上,但還沒繫上帶子,他又把面具往下撤了一點,藍眼睛波光流轉,浪蕩勾過服務生的脖子,在人耳邊吹了口氣,用帶著點法國口音的英語輕佻開口:
“喂,聽說今天今天拍賣品立有個很有名的東方人,他長得怎麼樣,比我好看嗎?”
天使時間應當是還挺在意服務人員的素質培訓的,一般這樣突破安全距離的接觸大多數人估計都會嚇一跳,但是眼前的侍應生卻依然表現得體,既沒有緊張也沒有躲避,順從得彷彿是個隨便別人捏扁搓圓的小物件,聲音都穩穩當當沒有一絲異樣:“拍品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客人覺得喜歡就是好看的,客人不喜歡也可以拍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