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道的內關,系開鑿的巨石堆砌而成,炸掉不難,可一旦開了口子,亦等於給外人留了門。
老綹子說有辦法,領著去現場。往臨時駐地的山坳前去一里地,他叫小嘍囉在地面上捯飭一會,一個半地下的巖洞出現,從巨石牆下穿過,要解決的只是擴大洞口和坡度的問題。
張樂山說著如是要車輛透過,多幾個人力畜力,人推馬拉便能下上,穿過地洞進入第二道關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對於宋洪等人根本沒當回事,車隊裡有四臺大馬力的履帶牽引車,將路面稍作平整,卡車上的貨物卸下、由人力抬過關,空車或許都不用牽引便能過。必要時,將洞口堵上和炸掉,關口仍然是關著的。
第二道關更容易,繞出一兩裡地就有一條類似於古河床般的遺蹟,上上下下、彎彎繞繞,呈緩坡型而不陡峭,砍伐些大樹、稍稍整理一下就能過車。
當就是座山雕當地老土匪才分得清地勢地貌。隱蔽這條通道更容易,沿途很多山上滾下的巨石,多被樹木阻擋去勢,找準幾個支點、做些手腳,一個機關都能讓大石滾下、堵塞和隱蔽道路。
反而是第一道關看起來比較難,岩石亂壁的,根本無路可走。
張樂山隨手一指,大傢伙遂明白他的絕招:“木頭”。
此時未遭‘亂砍亂伐’的巨型木料到處都是,搭建個臨時過車的木橋,最多費些人力。
迷陣般的亂石和刀切般的山脊,開出一條角度超過45度的道路不可能。但尋好路線,百多米拉彎成三四百米,於各個經過點鑿出或炸出一個個的凹槽,加上圓木樑、鋪上方木,便是一條架空的棧道。
宋洪帶有200技術人員,其中不乏工兵。兵工廠的技術員更多,玩炸藥、弄機器的都不在話下。
張樂山與宋洪、文樹勇等人的好一個親近,便不分彼此,當晚留宿在威武廳,又是一場好酒好醉。
第日一早,宋洪借威武廳開了個小會,召集文樹勇、周魁和傅向全等人,宣佈總部命令:
“茲任命宋洪為林源支隊支隊長、晉升中校軍銜;
文樹勇任副支隊長兼督導官、晉升少校軍銜;
周魁任一大隊大隊長、晉升上尉軍銜;傅向全任副大隊長、授予中尉軍銜;
李琳任二大隊大隊長、晉升上尉軍銜;副大隊長從兵工廠人員中挑選、授予中尉軍銜;
方強任支隊偵查隊隊長、晉升上尉軍銜;
著命令宋洪、文樹勇二人,完善林源支隊的編制上報。並在兩個月內完成林源支隊駐地的駐紮佈置與防禦;另酌情建設可滿足3000人駐紮的營房,總部將分批增派來兩個大隊的軍力補充。”
昔日的玩伴個個都升官,命令宣佈後從威武廳出來,喜形於色的幾人,被座山雕看到詢問,文樹勇也不隱瞞而告知。張樂山遂大呼要擺酒慶祝,但被攔住了。
大傢伙接下來都嘚忙,他“張工程師”將更忙,一個個的施工點都嘚他去指定和認證,包括一處處和一個個的炸點,炸錯了可沒有水泥來填補,“天橋”的石巖斷面、容不得出差錯。
別人升官關他張樂山什麼事,他如此興奮麼?
謹慎而小心的人,時刻蹦著根神經。像張樂山這類人,過著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他從來槍不離身、睡不安穩!內外都得防著,保不齊哪天便沒命了。
南人既然無吞併他的意思和動作,昨晚將宋洪、文樹勇等人留宿威武廳,有他們的精兵看守,張樂山真正醉了一場。
寬衣解帶、丟槍卸甲,自打當上土匪頭後,他總算能安安穩穩地睡了個好覺。
喜歡血染軍魂請大家收藏:()血染軍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