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暴發戶心裡,奉軍主要將領均具有裝備至上情節,不僅雷諾輕型坦克,東北軍除兵工廠自造裝備外,遂大量從國外採購先進裝備。
東北正規軍的裝備水平,在當時絕對要算一流水平,不少士兵在30年便已配備捷克制zh29半自動步槍,不知比日軍的三八大蓋好多少。
非但飛機大炮,某些裝備被繳獲後,連日軍也大吃一驚,它們居然在東北軍倉庫中發現毒氣彈。
根據史料記載,東北軍的確有儲存和使用毒氣彈這類化學武器的記錄。
一九二七年十月,晉軍第四師師長傅作義率軍奪取重鎮涿州,奉軍反攻,展開了三個月的圍城戰。
出於對國際法的無知,奉軍竟然公然使用毒氣彈攻城。可惜由於對風向的掌握不足,‘偷雞不成蝕把米’,沒能拿下涿州不說,毒氣反噬、給奉軍自己造成一定損失。
九一八以後,東北軍沒再有使用化學武器的訊息,其全部儲備都在瀋陽陷落時為日軍所獲。
其唯一的亮點是大批兵工廠工人不甘為虎作倀,他們紛紛離開工廠,撤往關內。更有一批人員,竟然和東北抗日聯軍取得聯絡。
他們攜帶工具、依靠有限的裝置,自己利用水力發電驅動機床,製造出批次機槍、衝鋒槍、手槍和手榴彈等裝備,提供給抗聯部隊。
讓張樂山驚呆眼球的雷諾坦克,在宋洪等人眼裡算是小菜一碟。於訓練期間,多種多款新型坦克和所有型號的車輛、裝甲車等,子彈蟻和毒水母的成員必須能掌握使用,就差開飛機啦。
可此時身在東北,缺乏重武器,麻雀再小也是肉,遂讓地頭蛇座山雕想辦法怎麼將它們弄進山。
座山雕作為老綹子,能力不可小瞧。按宋洪提出駐地的要求、準備和需要,他腦袋瓜子隨意動幾下,地點位置和大致的進行路線及開通辦法,真被他想出來。
三道關作為內向關,由第三道開始,由內往外的第二道、第一道,得過三關才能進入一個叫飛鷹崖的險要之地。其險要至何種程度,說是隻有飛鷹才能到達。
而為何張樂山給選了個絕地,又能將汽車坦克等送進去?
待宋洪等人花費了5個小時的輾轉才到達飛鷹巖下,不禁對著這老綹子佩服不已!
飛鷹巖從威武廳所在的無名山,需要翻閱兩個山頭才能到達。亦如威武廳土匪窩一個樣,這座山一個半山處、足足有近百畝的空地。活動空間很大,更易守難攻。
相當緊要的、兩座山之間的連線點,遂是一個直聳入雲的懸崖斷壁,雖斷開不長也有5米,沒橋的話,便只得飛過去。
最絕的卻是張樂山問道:“你們的炸藥多嗎?”
這個問題嘛!算問題、也不算問題。兵工廠的工人在裝車時往車上了一些,大概有半噸炸藥。
不足的話,可以從炮彈裡取出代替。再者,總部發來的通告裡,說明將很快開通往這邊的運輸渠道,糧食、彈藥和生活用品等物資都會送來,炸藥自然不成問題。
所以宋洪回答說道:“暫時能湊出個一兩噸炸藥,夠嗎?”
張樂山的嘴裡再次能放兩鴨蛋,說道:“咱這嘎達玩炸藥按公斤算,你弄炸藥按噸計。我老張服了!有個十來公斤就行。如是炸藥足夠的話,更好辦,我能讓你們過天梯。”
話語聽著稀罕,宋洪忙問道:“怎麼個過天梯?”
“兩座山間有不少的斷崖和半崖,老天爺鬼斧神工,你們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把斷齒梳子。與威武廳相鄰的兩個山頭間,一道道石壁斷裂處實際上是平的。將梳子面跟著折斷,就是將那一條條的石壁炸開,在兩座斷崖山壁間,用山裡取之不盡的巨木塞到斷齒之間,再於兩山之間的連線處搭建一座木橋,從三道關去到飛鷹巖就無需今日般的繞路,比去到我威武廳的那座山還近。”
一時說不清楚、聽不大明白。宋洪便拿出紙筆,按張樂山所說畫出個大概的地形圖,在其的一一補充下,包括文樹勇與大個子傅向全在內的眾人,眼睛一亮。
他們難以想象,那簡直真就是個後世高速公路般的天橋,只要在各個斷面岩石間鋪上或塞進大木料,再給墊高鋪平,別說走人、跑馬,卡車都能開過去。
打起仗來,那叫進可出、退可守!一道道的天橋、石斷面,如鬼子進來,分段點燃和炸掉木橋,再於各處佈置側三角和倒打火力點,那鬼子真就來多少死多少。
現在關鍵的問題便是如何過三道關,張樂山胸口一拍:“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