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考試中學到的經歷運用到了現實當中,那一段時間,他一方面在外面做兼職,另一方面,則是閱覽著各種各樣的書籍,只為了增加自己的閱歷。
當閱歷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面試什麼的,自然也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而他所做之兼職,就是進入培訓機構裡面給孩子們補一對一。
雖然,他大學的時候是一個學渣,小學的時候可是學神,當然,僅限於數學方面的學神。
很多東西,雖然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了,但是,依舊牢牢的印在了腦海當中。
寒窗苦讀十幾年,若干年後,當我們回過頭來,回想一下曾經學過的那些知識,就會驟然發現,遺忘得最快的,是大學時候的知識,其次是高中,然後是初中……
唯有小學時期所學的,依舊牢牢的鐫刻在了腦海之中。
現在回想起來,小學時期所學之知識,如果你不細分的話,歸納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加減乘除。
雖然,大學時分,他退化成了一個學渣,但是,小學的時候,成為學神的那段經歷,隱藏著太多的方式方法,這些方式方法,是值得小學生去好好的學習的。
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才。
沒有什麼成功,是隨隨便便的!
而他所傳授的方式方法,從來都不是讓學生去死記公式。
畢竟,題場當中,千變萬化。
他只是從原理著手,引導學生自己去推導公式的由來。
不是說公式沒用,而是說,在沒有理解公式原理的情況下,就直接套用公式,你知道你套用的公式是否是正確的嗎?
曾幾何時,他看到他其中的一個表弟做題,一道本來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的題,他的表弟竟然在用二元一次方程組去解。
他的表弟說,二元一次方程,雖然書上還沒有,但是,老師給他們講過。
結果,他看了一下這個小表弟的解題過程,簡直就是一塌糊塗。
然後,他問他為什麼這麼做,小表弟的回答是,老師說可以這麼做的。
首先,老師給出來的,肯定是一個正確的解題方法,只是,學生的理解有問題。
也不是說學生推卸責任,而是說,他當時就是這麼理解的。
於是,若是別人問起,為什麼這麼做,他一定會說,是老師讓我們這樣做的。
在這裡,老師就有諸多不可推卸的責任了。雖然,當時,你並沒有告訴他可以這麼做,但是,人家的理解就是這樣的。
有的時候,有的老師,為了達到一定的效率,總是給學生們直接灌輸公式。
這個公式就是這樣的,你們記住它就可以了。
然後,學生們看到老師用這個公式在黑板上解題,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手到擒來。
誒,這個公式確實好用。
然而,到了學生自己解題的時候,就是會亂用。
看到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的那一瞬間,他就有千言萬語難以言表。
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