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位是真大師,不是暢銷書大師。
沈哲面帶矜持:“韓老師,那首詩您也看到了?”
“你不知道香山是什麼地方吧?”老先生面帶微笑,說道:“那裡是他們的老窩,你能逃得掉?”
韓啟功哈哈大笑:“先生說的不錯,沈哲啊,你去香山到此一遊,那是自投羅網!”
落座後,沈哲不好意思笑笑:“是我胡鬧了。”
遊覽風景勝地,找個地方刻上到此一遊,很多人的趣味,只不過他刻的是一首詩。
“發現一首好詩,就饒過你了。”韓啟功笑呵呵的,話音一轉,“但是你得把那首詩先解釋解釋。”
“解釋什麼?”沈哲怔了一下。
“《香山》就不說了,當面說過了,你刻在石頭後面那首非常霸氣的詩是怎麼回事?”韓啟功斂起笑容。
沈哲恍然,原來是要求解釋太祖的詩。
太祖的詩詞是帝王詩,霸氣那是必須的,何況此詩創作於革命勝利前夕。
旋即有些撓頭,當時在雙清別墅前,想起太祖曾在此地指揮渡江戰役,忍不住手癢,補上這首詩。純粹是下意識的舉動,但被人發現,在這種場合詢問,真需要說出個二五六來。
華夏沒有太祖之人,自然沒有渡江戰役,百萬雄師過大江的說法就純屬杜撰了。
怎麼說呢?
看他低頭不吭聲,歸景林笑道:“是胡亂寫的吧?”
韓啟功瞪著眼睛,不滿道:“寫詩這種事,心中有感而發,你胡亂寫一首我看看?”
四位大師級人物都看著沈哲,看他是怎麼個說法。
被歸景林一打岔,沈哲倒忽然冒出個主意,摸摸腦袋說道:“這首詩的名字是《七律·螞蟻搬家》……”
韓啟功身子一晃,不可置通道:“沈哲,你真是胡寫的?”
當然不是胡寫,只不過沒法解釋罷了,沈哲搖搖頭,一口咬定:“的確是看到群蟻搬家,寫出來的。”
老先生也好奇問:“這是怎麼一個說法?”
“各位老師肯定知道,年輕人都有指揮大軍、兩軍對壘的夢想……”看他們都點頭贊同,沈哲組織一下語言,繼續說道:“那天遊香山,在雙清別墅看到成群的螞蟻搬家,井然有序,和一支軍隊行軍相似。像韓老師說的心有所感吧,後來刻在石頭上,確實違反了公園規定……”
“誰管你違不違反規定,你能寫詩,寫到管理處大門都沒關係。”韓啟功晃晃腦袋。
“那我問你,鐘山風雨什麼意思?”
沈哲道:“鐘山是紫金山,位於古時建業,東吳大帝建都之處,風雨指赤壁之戰。”
“東吳大帝?”
“赤壁之戰?”
四位老人面面相覷,老先生想了想,說道:“漢末諸侯混戰,東吳大帝指的是孫策或孫權吧?”
沈哲忽然想起,對華夏人說三國,沒研究過的還真聽不懂,幸好老先生讀書多,連忙補充道:“漢末諸侯混戰時,諸葛亮聯吳抗曹,路經林陵,見紫金山地勢險峻,虎踞江邊,對孫權說‘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土之宅也’。赤壁大戰後,孫權遷都於此,改林陵為建業,後來成為六朝古都……”
“是有這麼回事。”老先生回想一會,“赤壁之戰是歷史上第一次長江流域大戰。”
幾個老人用奇怪的目光看沈哲,韓啟功道:“你想的夠遠的,看到群蟻搬家,能想到千年前一場大戰?”
“為什麼不會想到垓下之戰或長平之戰,比赤壁之戰有名吧?”歸景林道。
那是因為你們沒看過三國演義,看過的沒人不知道。
沈哲摸摸頭,有些尷尬。
別管是不是真的,能圓過去就好。
童百齡倒是很贊同,說道:“沒有想象力,談何詩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