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東西方社會組成基礎本就不同,人家是由個體為紐帶組成社會,華夏社會卻是以家庭為基本單位。除非你是孤兒,否則,一出生就陷入家庭的小社會里,怎麼自由?
所以華夏是家國天下。
孫長卿為此專門花時間,研究西方主流國家的文化,發現它們也不是絕對自由。那是不可能的,因為絕對自由的結果就是混亂,必然有調和個體矛盾的規則,那就不可能自由。
那麼司馬鳴風用作品中的俠客,宣揚自由思想就是錯誤的。
至少是為了迎合一部分讀者,故意曲解自由的真意,把西方思想進行閹割後,有意或無意的灌輸給讀者。
如果真說俠客三大家有兩正一邪,那麼邪的那個,不是東海散人,而是司馬鳴風。
這是孫長卿的看法。
所以他一直對那個司馬鳴風成立的俠客協會看不上眼,從來沒有接受過邀請,倒是和東海散人見過一面。最後發現對方只是一名三十多歲的中學國文老師,有年齡代溝,之後再交流就換成了電話。
……
“一個高中生?”
《南方日報》的這則新聞援引的是網路資訊。
前兩天的武俠廣告和沈哲那首桃花詩都在上面,因為俠客文學如今已經太過淪落,武俠一詞在現實媒體中,沒有引起什麼波瀾。之所以出現在報紙上,主要還是那首桃花詩太驚豔,媒體也不能無視。
“好一個隱世神仙!”
孫教授眼前一亮,馬上腦海裡迅速構思一個俠客角色。
旋即搖頭失笑,他已經兩年多沒有創作新作品了。不是寫不出來,而是就算再寫,也是無趣的重複,沒有找到突破以前作品框架的方法之前,他不準備動筆了。
不如把精力放在教書上,或許能培養出幾名新作者。
知道不太樂觀,現在的年輕人更愛看一些青春文學,要麼是全白話歷史小說,讀起來輕鬆。
甚至有些翻譯過來,看起來古里古怪的文字,也有很多愛好者。
接著就看到《華夏青年》推出武俠專欄的訊息,孫教授眯著眼睛仔細尋找蛛絲馬跡。
可惜廣告中只是透露了一個新概念,沒有具體內容。
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推開,一名學生敲門進來,站在三米外恭敬道:“孫老師,我們想邀請您參加今天晚上的協會活動,不知道您有沒有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孫教授笑道:“你們年輕人的活動,我一個老頭子就不參加了。”
那名學生卻道:“孫老師,這次活動主要是討論一首桃花詩,到時候我們古詩詞協會想聽聽您的點評!”
“哦?”孫教授一怔,把手中的報紙推過去,“是這首詩?”
學生上前看看,點頭道:“就是這首桃花詩,原來孫老師也讀了,網上說是一名高中生創作的……”
孫教授忽然問道:“那你們對武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