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援讚賞!
“俠客已死,武俠當立!”
孫教授拿著一份《南方日報》,這是今天早上剛送來的,下方一則新聞標題引起他的注意。
江南市是俠客大本營,時不時的還能在當地報紙上看到此類訊息。
其它新聞類刊物,如今已經很少見到俠客兩個字。
古典文獻學教授是表面上一個身份,從二十多年前的俠客小說最盛時期,孫教授就是著名的俠客作者。如今還記得他名字的讀者都是中老年人,年輕人或許也有人看過他的作品,但只知道俠客三大家。
俠客小說界的三位大家,孫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他本名孫方仁,筆名孫長卿。
“這是仿照黃巾起義的口號,黃巾革了東漢的命,這個是要革俠客的命?”
六十多歲的老教授眉毛皺皺,有些無奈。
有心無力,說起如今的俠客小說作者,全國也沒幾個了,作品能見諸報刊雜誌的,滿打滿算不過數十人。
讀者群的萎縮是一方面,另外俠客小說本身,也無法做出突破。
這個型別的文學沒有新作者加入,等到上了年紀的作者紛紛封筆,就是俠客文學消亡之時。
作者也要吃飯,而真能把寫俠客小說當飯碗的,連他在內,全國不過三位。
孫長卿、司馬鳴風、東海散人。
俠客讀者群宣揚的俠客三大家中,有兩正一邪的說法。
孫長卿和司馬鳴風的作品比較正統,文字深受華夏傳統文化影響,被稱為兩正。而東海散人的作品卻文字奇詭,劍走偏鋒,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被稱為一邪。
孫老教授,也就是俠客大家孫長卿,對這種說法不以為然。
正邪不能單看文字風格,還要看作品的思想核心。
東海散人的作品中,文字有異,但作品核心依然是傳統文化那一套,而司馬氏作品宣揚的卻多是個人自由。
這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響。
最近十幾年,華夏和西方的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自由思想也隨之佔據一部分讀者的頭腦。
但研究華夏傳統文化的孫長卿,態度是反對的。
從古流傳下來的典籍,包括那些聖人、思想家、教育家等人,教導後輩時,從沒教過這一點。
華夏文字帶“自”的也多不是什麼好詞,自我、自滿、自詡、自慚、自大……
即使有些好詞,也是自尊、自謙、自強……從來沒有說過自由。
連自信都沒有,也是從西方傳來的。
你說你自信,這沒什麼,但同時心中若沒有自謙,那就自大。